人教版四年级桂林山水

发布 2024-02-10 07:00:14 阅读 9206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设计思想:教材分析:

《桂林山水》是人教课标版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一组第二篇课文,也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以名句的“桂林山水甲天下”引领全文,接着描述了漓江的水是那样的静、清、绿,桂林的山是那样的奇、秀、险。文中描写桂林山水特点的两个小节结构相似,运用的句式也相似,开头运用比较的方法突出了桂林山水独特的美,然后用排比句、比喻句,逐一描写了桂林山水的特点,让读者从感觉、视觉、想象等角度领略了她的无限魅力,再加上本文的一个亮点——优美的比喻句,给人身临其境之感,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从中体会到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本单元是“自然奇观”专题,作者用生动优美的语言,并以他们独特的感受,描绘了大自然令人神往的景观。教材编排了三篇精读课文、一篇略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而第一篇精读课文是《古诗词三首》,教学方法上与其他几篇不同,所以《桂林山水》这篇课文在本单元占有重要地位,有一定的引领作用。

语文课程标准》中第二学段的阅读教学要求学生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本教学设计依据课标抓住重点语句,深入理解课文。

学情分析:作为学习该教学内容的四年级学生来讲,已经有三年半的小学语文学习经历,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借助工具书理解词句,能联系上下文对有关词句谈出自己的感受,具备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另外,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也是自然奇观单元,通过《观潮》、《雅鲁藏布大峡谷》、《鸟的天堂》、《火烧云》这几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揣摩、品味课文中的重点语句,从字里行间感受大自然美的能力。

教学目标:1.抓住重点语句、重点词语品味课文,感受桂林山水之美,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理解体会漓江水“静、清、绿”和桂林山“奇、秀、险”的特点。

教学方法:教学过程:

一、抓住名句,引入课文。

出示:桂林山水甲天下。

1.“甲”有这样几种解释:

天干的第一位,居首位,超过所有其他的。

古代军人打仗穿的护身衣服。

某些动物身上有保护功能的硬壳。

学生选择字义。

2.桂林山水的奇丽之景堪称天下第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感受一下那里美丽的自然风光。

3.齐读课题《桂林山水》

顾名思义,本课重点写了桂林的山和水两个方面。

设计意图:抓住统领课文名句导入,齐读课题后学生可以初步领略课文结构。另外以前教过这篇课文,很多学生在单元卷中把“甲“的意思选错了,个人认为这里有必要进行强调。

二、听读课文,初谈感受。

1.看画面,听录音,整体感知课文。

2.简单介绍“啊”的音变:在普通话中,“啊”在句子末尾时,读音会受它前一个字的读音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如在本课中“啊”就这样读:

真静啊(nga真清啊(nga)

真绿啊(ya呀真奇啊(ya呀)

真秀啊(wa哇真险啊(na哪)。

学生齐读。3.看完画面,听完课文,桂林山水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

设计意图:由美丽的桂林山水**加上绘声绘色的朗读,学生一定能置身于桂林山水中,为下文的深入学习做好铺垫。学生了解“啊”字读音这一特点即可,为什么这样变化不必讲,本课出现的让学生读准,读对就可以了。

三、精讲课文,重点感悟。

1.水。1)自由读这个自然段,读后质疑。

预设1:漓江的水有哪些特点?

预设2:为什么开始要写大海和西湖?

学生解疑,教师点拨。

师:作者将漓江的水与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进行比较,而后用一个“却”字转折,说明大海与西湖虽美,但都无法与漓江的水媲美,突显出漓江水独特之美。

2)出示重点句。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

真静啊,是说的水怎么样——还可以怎样说出这层意思,这层感受?(漓江的水很静很静,漓江的水是多么地静啊……)

让学生仿照词语重叠的方法说出赞美漓江水的感受:真清啊,真绿啊……

绿字显示“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把什么比做什么?

“翡翠”就是绿色的玉石,这块玉石上有斑点吗?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无瑕)“瑕”是玉上的斑点。

指导有感情朗读这句话:

第一步:范读。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念轻声,稍拖长声音,然后把声音压平;“清”字先向上扬一点,再轻轻拖一下;绿,是很美的,读得稍微明快一些。

第二步:同学们模仿读,试着读出美的意思来。

第三步:这段话中还有一个很明显的修辞手法是什么?(排比)还记得排比句的作用吗?

(加强语势,给人的印象鲜明、深刻)女生读第一分句;男生读第二分句;男女生齐读第三分句,逐渐加强语气,体会排比句的作用。

2.山。过渡语:漓江的水那么静、那么清、那么绿,真是太美了,不过你可别只顾了低头看水,而忘了抬头看两岸美不胜收的山呀!桂林山的特点是什么呢?

1)小组合作学习第三自然段。

出示自学提示:用圆点点出体现桂林山特点的字,用曲线画出具体描写这些特点的四字词语,利用工具书查出不理解的词语,然后小组内有感情地读读。

交流:交流一:奇—— 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生:拔地而起:形容山峰、建筑物等陡然矗立在地面上。(出示**)

奇峰罗列:奇特的山峰排列(出示**)

交流二:秀 ——色彩明丽,倒映水中。

生:这段话用“翠绿的屏障,新生的竹笋”来比喻桂林的山,突出了“秀”的特点。

交流三:险 ——危峰兀立,怪石嶙峋。

生:危峰兀立:指高峰耸立。

怪石嶙峋:奇形怪状的石头重重叠叠的样子。

师点拨:老师在以前教过的学生中发现他们经常把“危峰兀立”写成“威风兀立”,主要原因是他们不理解“危”的意思,你们理解吗?

“危”在字典中有这样几种解释①不安全;②损害;③高的、陡的。那么“危峰兀立”的“危”选择哪种解释呢?(③高的、陡的)理解了它的意思可就不要写错呦!

在这些形态万千的奇峰中,有许多怪石叠在一起(**),这就叫──“怪石嶙峋”,如果是一块两块怪石能叫“嶙峋”吗,一定要怪石重叠才叫“怪石嶙峋”。

2)展开想象的翅膀。

观一**片,发挥想象说一句话。

桂林的山真啊,有的像有的像还有的像。

3)检查自学效果,尝试背诵。

出示:桂林的山真( )啊,一座座( )各不相连,像( )像( )像( )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 )啊,像( )的屏障,像( )的竹笋,色彩水中;桂林的山真( )啊,( 怪石( )好像一不小心就栽会倒下来。

3.山和水。

过渡语:文中的泡泡里说“把山和水联系起来观赏,景色更美了!”我们快去看看吧!

1)指名读第四自然段中,哪句是总结桂林山水美景的?

2)出示图,理解:“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影着这样的山”这样的山,指什么样的山,这样的水是怎么样的水?(学生结合板书回答)

3)进一步启发:不但是那么“奇”、“秀”“险”的山,你再仔细看看,山中还有什么——云雾迷茫、绿树红花,江面上呢——竹筏小舟。想想吧,这里不是好像进入仙境一般吗?

4)齐读: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教师板书)

设计意图:教学山的特点时学生先质疑再解疑,教师适时点拨,重点指导有感情朗读;教学水的特点时放手让学生自学,教师检查引导背诵,还进行了想象练习。

关于桂林山水的四年级作文 我爱桂林山水

关于桂林山水的四年级作文 我爱桂林山水。编者按 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的美景令我们每个人都不禁赞叹其壮丽,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篇 我爱桂林山水 人们都说 桂林山水甲天下。三年级暑假,爸爸妈妈带我去了桂林,游览了桂林的山水。我看见过清澈见底的赛里木湖,玩赏过清澈湛蓝的金沙江,却从没看见过像漓江那样碧...

桂林山水说课稿人教版四年级下

桂林山水说课稿。一 说教材。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组的第二篇课文 桂林山水 本组课文内容侧重于反映祖国山河的壮丽。这篇课文作者抓住了桂林山水的特点,以优美简炼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桂林山水的美景,赞美了祖国的锦绣河山 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二 ...

桂林山水说课稿 人教版四年级下

桂林山水 说课稿。说课人 张西堡总校张娴霞。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组的第二篇课文 桂林山水 我的说课内容共分五部分进行,包括 说教材,说学情,说模式,说设计,说板书。一 教材分析。桂林山水 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有关描写自然风光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