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小学教学工作小结

发布 2024-03-03 08:35:07 阅读 2588

2020年度平利路第一小学教学工作小结。

线上线下深度融合。

在变革中求发展。

-2020年度教学工作小结。

2020年一场新冠疫情使教学由线下改为线上,课堂从一亩方田走向虚拟网络,这种改变对每一位教师和学生都是一次全新的挑战,这一年来,我们携手共进,走过的每一步都是探索和实践留下的印痕。

一、从云端教学出发,课堂“变”

1.线上教研促教学规范有效。

为了提升教师的信息化专业素养,我们组织全体教师参与了晓黑板课程培训,了解晓黑板线上教学的各项功能及使用方法。借助校本教研,紧扣教学五环节,力求做到五个统一:统一线上教学内容、统一互动教学形式、统一课件**资源、统一作业设计布置、统一评价方式。

各教研备课组开展线上教研活动,共同备课,共同研讨,分工合作。从3月开学到5月复课,教研组共195份下周教学安排表,教师共1001份每周线上教学反馈表。计划导行与反馈总结相结合,从而提升了线上教学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2.多元评价促学生学能提升。

线上教学的评价与反馈是极为重要的环节。每天的直播课后,教师们还需要对学生上传的作业进行认真细致地批改,针对不同的作业情况做出个性化的批注。针对个别学习能力薄弱,家长无法指导监督的学生,教师还会通过微信或者晓黑板平台,帮助孩子解决作业中的困难,填补上课没有掌握的知识漏洞,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更好地掌握知识,提升学习能力。

为了丰富学生的居家生活,我们还利用校园***,开展了。

‘童心绘爱抗疫情’学生抗疫绘画作品展”“说说‘空中课堂’那些事征文展”“朗读之美--‘同诵读共抗疫’朗读大会”“空中课堂‘美’力无限--美术作品展”等学科线上活动,使每一位平一学子能坚守初心,居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用经典浸润童心,用美育陶冶情操。

加强过程监控促改进落实。

为了保障线上教学的有效,教导处在各阶段分别制定《“停课不停学”预案》《线上教学实施方案(补充建议)》《**教学演练方案》《纸质书发放预案》等方案。

为了加强线上教学的有效性,分管领导深入分管年段的所有班级,采用空中课堂听课、线上作业批改抽查的形式,检查评估教师**教学的落实情况,每周完成《线上教学检查表》,对于各班直播课教学的学生参与率及教师执教情况、作业布置及批改情况、讨论区学生的参与情况等方面进行统计反馈。2个月来收到线上教学检查表共55张,而每一位中层管理者每周的检查频率都高达**十次。正是由于“教导处--教研组--教师”相对闭合的细化管理,各学科整体线上教学有序、规范、有效。

从云端到深度融合,教学“变”

加强复课诊断评估,找准教学短板。

随着5月18日。

四、五年级学生复课,教导处制定了《复学指导手册》《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方案》。6月、11月各教研组借助“深瞳优学”信息化平台进行了学生学习能力的诊断评估,力求做到对每一个年段,每一门学科,每一个学生有更精准的分析。从而有助于教师个体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提出有效改进举措,也使学科教研团队针对学生共性的突出问题,建立学科的研究重点。

加强校本研训落实,提升团队凝聚力。

本学期,各教研组积极开展“线上线下相融合”的研讨活动,通过“实践--反思--再反思”的磨课形式,借助网课的优质资源,结合学科特点,学生实际,共开设65节校内课堂实践课。评课中分享教育智慧,打磨教学细节,传达教育理念,逐步构建了“关注自主学习,提升课堂活力,把握评价标准”的绿色课堂文化。

语文、数学、英语学科教研组还借助与贵州三校结对的活动,开展了三场线上网络教研活动,通过“实践课”展示,专家报告,案例分享等多种形式,呈现了我校学科组的团队合作能力。

时间。教研组团队。

教研主题。教研形式。

10月14日。

语文教研组。

聚焦课堂实践。

携手交融互通”

实践课展示、案例分享、线上互动分享。

11月19日。

英语教研组。

让英语阅读更加高效”

专家讲座、案例分享、线上互动。

1月。数学教研组。

结合生活实际。

提升学生高阶思维能力”

录像课、教研活动分享。

本学期,我校共有三堂区级层面的公开教学展示。11月16日,我校承担了普陀区“基于标准的小学英语课堂转型”一年级英语教研活动,李末老师执教了《in the fruit shop》。12月9日,我校联合桃浦中心学校。

参与“线上线下融合。

探索教学新形态”终期展示,张晓倩老师执教了《搭船的鸟》。一次次教学展示既展示了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也凝聚了教研团队的核心力。

加强单元整体研究,提升作业设计有效性。

为了落实基于标准的教学与评价,本学期,我们着重进行了单元整体教学的案例研究。各学科备课组依据课程标准,立足《单元教学评价指南》,进行了单元教学案例、单元作业案例的研究。语文、数学、英语教研组共撰写了7篇单元教学设计案例。

学科教研组还组织骨干教师团队,以老带新,撰写了单元作业的设计案例共3篇。在此基础上,语文教研组又落实到本学期的单元教学中,设计了5份单元作业案例,落实了《有效开展小学语文单元教学设计研究》的课题研究。进行“单元整体教学”,使教师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学习资源,拓宽学习和运用领域,使单元核心目标在教学中充分凸显,使课堂教学更高效,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充分发展。。

从数字转型到课堂延伸,学习“变”

翻转课堂的研究,促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我校信息课题组的青年教师在专家的引领下,不断探索实践,把互动反馈技术与数字化教材运用有机地整合。本学期,共开设4堂信息化课题实践课,制作了10个教学微**。撰写了3篇教学**。

课题组的青年教师在实践与研讨的过程中,不断尝试创新,进行了“基于数字教材,多种信息化资源融合”的实践研究,在课前-课中-课后灵活运用微**,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拓展课程的转型,促学科素养的提升。

后疫情阶段,防疫工作的要求也给我们每周五的微课程活动带来了新的考验。为了本学期,结合本校师资力量、设施条件和学生实际,整合部分拓展型和**型课程内容,每周周五下午,以教师走班,学生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开设了19门微课程。“编程世界”“机器人”“自然笔记”等科技类课程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了学生认识自然,探索实践的乐趣;

铁艺diy”“巧手彩泥”“”折纸天地”“纸艺世界”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一份份作品都闪现出学生的巧思妙想。

课程与活动融合,促学科多元评价。

为了培养每个孩子的学科兴趣,把课程学习与学科活动有机地融合起来。9月,我们召开了“同讲普通话。

携手进小康”的推普周活动。通过诵读红色经典,亲子诵读爱国儿歌、征文赞颂祖国巨变、书写爱国诗篇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写好规范字的良好习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12月,我们召开了“jobs around us ”英语节活动,结合我校职业启蒙课程特色,进行学科之间的有效整合,培养学生对职业的体验与认知,提升英语语用能力,促进了核心素养的提升,尤其是英语组青年教师在活动中体现的创新意识和责任意识让我们感到欣喜。

12月,我们还召开了“平一娃勇闯关小红星迎新年”活动,我们把学科评价与小红星争章活动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平一娃在小辅导员的带领下,一路过关斩将,取得了累累硕果。活动中也体现了一年级教学团队的凝聚力,以及各学科团队教师。

丰富的学科活动是绿色课程的延伸,拓宽了学习的时间与空间,也促进了学科的多元评价,提升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这里感谢每一位老师对我工作的支持,也感谢对我不足的包容。1月不仅是一年新的开始,它也寓意着回望和远眺,既要对过去的成败得失进行试炼反思,重新审视走过的路程,又要引领我们对新一年思考与展望。希望我们的教研团队凝心聚力,希望我们的绿色课堂更扎实高效,希望我们的绿色课程丰富多元,希望我们的学科活动不断推陈出新。

这是我和你们,在座的每一位教师一起努力追求的目标。期待2021年我们一起重新出发,平衡心境,低头走路,心怀远方,让脚下的每一步更扎实!

2024年度教学工作思路

做好国家级立项项目的建设。财政支持的数控基地 年度建设情况总结及支撑材料。2 做好院级项目的申报 年度检查与验收工作。3 规范项目建设与管理。四 加强 高质量 社会培训。1 扩大培训范围。国家项目培训 高技能人才培训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阳光工程 在职培训等 社会人员与在职职工 行业资格证培训 社会...

教学工作小结

我自己执教的 他从火里跑出来 教学中对教材的理解 对教学重点的把握,以及对教学难点的突破等方面都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四 关注与学生课堂常规与管理。学生课堂常规的关注各个学段各有所侧重。对于低年级的孩子,尤其是第一个月,教学的重点是培养课堂常规,如 发言习惯 写字习惯 听课习惯,每一个细小的常规训练都到...

教学工作小结

在教学中各个阶段的学习方法进行调整。学习日语有一定的学习策略,初期阶段我让同学们大胆模仿,大声反复朗读所学词语,跟着录音反复练习。记忆词语的时候,要努力地联想与它们有关的图像 声音和动作。学日语初期有新鲜感而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动力,对日语学习感兴趣,会帮助我们克服困难,学起来更轻松 容易一些。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