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实践报告

发布 2024-03-24 22:30:09 阅读 2381

关于就业形势的调查报告。

一、前言。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和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高校毕业生的数量迅速增加,就业难的问题曰益突出,按照教育部公布的数据计算,我国高校毕业生的数量由2001年的103.4万人增加到2005年的338万人,年平均增长率高达34.

5%。毕业生就业压力已经越来越大。毕业生人数与就业岗位相比供大于求,待就业人数与社会有效需求短期内增幅有限的供需矛盾曰益突出,同时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

随着近几年来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的剧增,而加上前阵子金融危机更为当前形势雪上加霜,就业曰益成为各高校特别是在校大学生最关心的话题。即将迎来大四的准毕业生们是否已经准备好迎接即将到来的就业挑战了呢?这个寒假,我在此期间关于就业形势做了调查。

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二、实践目的。

(一)了解我国当代大学准毕业生对于社会就业的认知程度。

二)以调查结果分析研究当代大学生对就业认知上的误区以及社会就业部分现状及解决措施或建议等。

三)锻炼自己的调查、统计总结的能力,增加自己的社会经验。

三、实践内容。

一)步骤:1.搜集相关资料,了解当代大学生对就业的哪些问题存在疑惑或话语。

2.走访开学即将升至大四或大四刚刚毕业的学长进行调查。

3.整理,统计此次调查表结果,并进行分析。

4.对于一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及总结。

二)调查报告表结果分析。

调查结果反映了以下主要问题:

1.自我价值的期望,还是社会标准的妥协。

约50%的学生期望月薪在3000~5000之间,而近70%可接受月薪在2000~3000之间。

学生对月薪的期望值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他们对现代社会物价,消费水平的认识,所谓期望值,不是自身能力价值的认可,而是以社会消费水平为参考标准得出的一个度值。

网络上有大量关于学生对就业月薪忧虑的言论,而受访的学长之一给出了这样一句话,“在这个城市,月薪低于2000元的话,生活会很艰难。”他给我们算了一笔账:与同学合租一套条件还过得去的“两室一厅”,每人每月至少也要花800元;离开由国家补助的大学食堂,一个月的伙食费无论如何也要花600元;即使水电费、交通费、购买日用品几项日常支出压缩到每月500元,也已经接近2000元了。

2.用人单位误区。

不少用人单位在选择大学生时存在或多或少的误区,主要有:首先,过分关注文凭。不少用人机构认为,学历越高越好。

选人学历化,造成受聘人员水平和能力与岗位不相适应,或人才浪费,比如有些单位招聘计算机软件研究生仅用于本单位的打字等简单文字处理。现实工作中有些人的能力与文凭并不能直接划等号,不少本科或大专学生的业务能力不比研究生业务能力差。其次,还存在一定的性别歧视,轻视女性的工作能力,觉得比不上男性等。

3.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分析。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数据,2009年我国将有2400万劳动力需要安排就业,其中将有超过700万大学毕业生需要解决就业问题。数据显示,2009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11万,比2008年增长52万;而2011年这一数字将达到峰值758万。与此同时,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进一步显现,可以预见,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大学生就业压力不会减弱。

如何帮助大学生走出就业难的困境将成为**与社会长期而艰臣的任务。

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现实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总体来说,大学毕业生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本水平,是劳动力市场上的优势群体。但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与知识经济的冲击,青年初次与持续就业所需的能力门坎逐年提高,大学生必须具备能够满足新经济要求的核心就业能力才能成功发展,但现有教育培训体系缺乏必要的就业市场需求导向,缺乏对创业行为的深入研究,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在知识和技能结构上与人才市场的需求存在脱节,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

4.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成因分析。

高校扩招。高校的扩招对大学生的就业有多大的影响呢?我们可以从下表看出来,自从2000年以来,毕业生的人数每年都在增加,2009年毕业生的人数是2000年的5倍多。

随着毕业生人数的增加,找工作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就业也就越来越难了。高校的扩招对大学生就业增加了难度,但从国家长远的利益看,高校的扩招也是迫不得已的一个选择。高校的扩招对大学生就业有影响,但原因是多方面的,也不是主要的影响。

大学生的就业流向。大学生就业的流向主要有5个方面,从这些流向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就业难的具体体现:70%左右毕业生就业出路主要是到各类企业和城乡基层社会服务岗位就业或自主创业、灵活就业。

但是70%并不是指到城乡基层社会服务岗位就业,而是包括了去各类企业(私营企业跨国公司、世界500强企业等等)以及灵活创业的比例。其中自主创业的的比例之占0.3%,愿意到城乡基层服务岗位的人数就不多了。

可见,大学生虽然多,大学生不愿到基层去工作,有业不就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问题突出的一个原因。大学生就业的空间分布。大学生就业大多数集中到发达地区、高薪部门就业,愿意到欠发达地区工作的较少。

其中广州、上海、北京应届大学生毕业生的首选,很少人愿意到西部地区就业。有一项对3000余名本科毕业生的调查表明,首选到北京工作的高达74.8%,首选去中西部地区的仅有2%。

这些毕业生的收入渴望值是每月2000至4000元,低于月薪2000元坚决不干。这样就造成了重东部,轻西部;重高层,轻基层的不合理分布。如果大学生就业空间分布合理的话,就业问题就不会如此严峻或者不存在就业难的问题。

把就业问题转向西部是我们解决就业难问题的关键,也有利于实现社会发展水平的均衡,国家的共同富裕,大学生就业问题在某种程度是相对的过剩,这与大学生的观念选择就业造成空间布局不合理密切相关。

教育机制的弊端。我们的教育机制本身就存在很多的问题。有的专业过热,出现了扎堆的现象,有的专业则无人问津,人才过缺。

很多的大学生在大学白白地浪费了宝贵的青春,没有提高自己的能力。这与大学教育的机制有关系,很多教育活动只是很浅层次的,表面是完成了教育的任务,没有深入激发学生的潜能。有的大学生反应,他们的学习水平和创新能力比高中时候下降了很多,而且为数不少。

5. 针对当前大学生严峻就业形势提出相应对策。

针对现在大学生的就业所面临的种种问题,要使问题得以缓解,就要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需要国家,企业,大学生自身,教育机构各个方面做出努力。

3)对此就业现状各方面的对策。

1.国家方面:针对大学生当前的就业问题制定积极的就业政策,例如对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时,给于资金支持或是优惠政策。

帮助其自主创业。同时引导毕业生到非公有制单位、农村及基层单位就业。

稳定的就业环境。制定法规保护大学生就业的切身利益。例如规定最低薪酬,并且针对金融风暴的影响,更要创造稳定的就业环境。

而且要平衡中小城市与珠三角的人才竞争**积极为毕业生到农村等基层单位工作创造条件,例如:开辟常年性、规范化的渠道,并加强宣传引导工作;为到基层单位工作的毕业生提供一些优惠政策;要切实关心这些毕业生的发展,使他们真正感觉到在基层大有作为。

创造公平的就业机会。保证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与社会上有经验的工作者都能够平等的进入劳动力市场。同时建立健全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毕业生就业市场。

尽快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如大学生就业法、人才保**、毕业生就业市场管理条例等,逐步把毕业生就业工作纳人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切实保证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在双向选择中的权益。

加快调整人才培养结构。要进一步加大社会急需专业的招生数量,控制长线专业的发展规模,提高教育的质量和加强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

拓宽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渠道。鼓励高校毕业生大基层,到中小公司,到艰苦的地方去工作。

3切实解决私营公司聘用高校毕业生的有关问题。到私营企业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公安机关正在积极放宽建立集体户口的审批条件,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工商和税收部门要简化审批手续,积极予以支持。

加强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的教育,使他们是树立自主择业,勤奋创业,终身学习的观念,树立根据社会需要就业,到基层建功立业的思想,主动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干一番事业。**有关部门要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以提高就业率为中心,加强就业指导,全面提高服务水平。

2 .教育机构方面:学校应不断加强软、硬件设施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教学内容的改革,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加应用性、操作性、技能型的课程,切实培养具备各种综合技能能够适应社会需求的综合型人才。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大学生要在工作中得到实现自身价值也离不开创新,学校只有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大学生有能力进行自主创业,才能在工作中有出色的表现,给自己创造就业机会。

3. 社会方面:公平对待大学生,降低大学生就业的门槛。

创造没有歧视的就业环境。使得员工对企业有归属感,更好的为企业付出。从而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

这不仅仅是企业给员工制造机会,同时也是企业谋求发展必不可少的一种投资。另外,企业应与时俱进培训员工。因为大学生刚进入企业,对于业务都缺乏专业的能力,再加上本身刚步入社会,经验不足,所以企业要培训他们。

当今时代,是一个瞬间万变的年代。培训这一个名词已然成为了一个必要,是企业充实员工能力的重要装备。大学生,是一个更加需要活的培训机会的一种群体,他们刚步入社会,很多东西来不及适应,很多东西需要学习,企业如果能够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给他们,让他们有更大的学习空间。

4 .大学生自身方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大学生要想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取得成功,实现自身价值,在校学习只能说是前期工程,要在提高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打造属于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汲取书本以外的营养,以满足社会对所需人才所应具备的素质。

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毕业后大学生面临的不再是学校里的小社会环境,而是复杂多变的社会,里面有各种各样的人和事,充满着各种未知的因素。为了让自己能够立足于社会,周旋于复杂的人事关系中,大学生除了要学习专业知识外,还要学习多种生活需要的,正所谓技多可防身。

大学生一定要未雨绸缪,做好充分的准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导者通过对大学生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根据大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职业倾向等,有针对性地帮助个体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并明确实现目标的思路、途径,使大学生在成长成才的道路上尽可能地少走弯路的过程。

在校期间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在选择就业之前做好充分的分析,毕业生才能选择合适自己的职务,而不要乱投一通,以致浪费人才资源。

寒假实践报告

对伯延古镇的看法。在寒假期间,我去了武安市附近的伯延镇。这一次出行,面对伯。延周边的交通和伯延古镇的保护给了我很大的感触。在去伯延的路上,离开市区之后渐渐可以看到不少大车的身影,它们常年的碾压使本来很是平坦宽阔的沥青路变的十分坎坷。车身起起伏伏的,而接近伯延后更是变成了黄土路,由于不太好走,我们下了...

寒假实践报告

实习是一种实践,是理论联系实际,应用和巩固所学专业知识的一项重要环节,是培养我们能力和技能的一个重要手段。今年春节我们迎来了大学期间最后一次的寒假时光,利用这最后一次的在校假期,每个人都开始了自己的毕业实习实践活动。毕业实习是我们大学学习阶段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方式,是...

寒假实践报告

2014 2015期末寒假实践报告。班级 财务管理5班姓名 徐秀梅学号 20133823 实践单位 叶集恒旺责任 实践时间 2015年1月19日 1月29日共11天。第一学期很快就这么结束了,带着新奇跨进了大学校门,虽然仅仅过了半年,但我们的生活经验思想观点等却均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今年寒假是我们步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