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发布 2023-11-05 01:00:05 阅读 2705

1.出示句子:

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5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

2.交流、引导理解:

1)“20多年”:说明时间长。 “500多万字”:

既可以看出巨著的工程浩大,也可以看出这的确是谈迁心血的结晶。六次修改”:“改什么?

”“怎么改?”体会谈迁著书严谨认真的态度。“50多岁”:

可以看出《国榷》耗费了谈迁最宝贵的青春时光。

2)小结:《国榷》真是谈迁20多年心血的结晶,怪不得他会为它的遗失热泪长流呢。

3.一百多里路,20多年,6次,50多岁,500多万字,这仅仅是几个枯燥的数据吗?不是的,这些数字都充满了生命。

这些数据的背后是谈迁辛劳的一生。让我们一起来读出这些有生命的数字吧!

1)感情地再次朗读句子:

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5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

三)批注词句,感悟艰辛执著。

1.从头撰写,这对年近六旬、体弱多病的谈迁来说,下决心是容易的,真正做起来却是何等的艰难啊。请同学静下心来,默读课文第3自然段,画出深深打动你的句子,再写一写你读书的感受。

2.学生充分阅读批注。批注后,小组开展合作学习,交流,选出代表发言。

3.交流,随机引导理解:

1)“在北京的那段时间,他四处寻访,广泛搜集前朝的逸闻,并亲自到郊外去考察历史的遗迹。”此时的谈迁多大岁数?59岁,对古人来说那已经是风烛残年了,但风烛残年的谈迁没有停下前行的步伐,因为他有——(引读课题)“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2)“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

指导:你是怎样理解“终日”的?我们读书要把文字想像成画面。

出示:清晨,凉气袭人,当人们___他一袭破衫,已经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

中午,烈日当空,当人们___他一袭破衫,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

晚上,月黑风高,当人们___他一袭破衫,依然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

谈迁之所以不怕困苦,不怕劳累,就是因为他有——(引读课题)“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4.又经过几年的奋斗,一部新的《国榷》诞生了。

出示:新写的《国榷》共104卷,428万4千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加翔实、精彩,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明史巨著。谈迁也因此名垂青史。”

1)指导学生自豪地读出“翔实、精彩、不可多得”。

2)新写的《国榷》为什么更加翔实、精彩、不可多得,就是因为谈迁有一种——(引读课题)“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环节。三、总结---点明主题,拓展读写。

四)点明主题,歌曲升华感情。

1.总结:是啊,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有崎岖和坎坷,这也正是我们这篇文章的作者蒋光宇先生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出示句子:“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有崎岖和坎坷,但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齐读)

2.此时此刻,老师送大家几句话,与同学们共勉——只要有信念,就一定会扼住命运的喉咙。只要有信念,人生就一定会铸就辉煌。

只要有信念。

只要有信念。

学生模仿完成练习。)

3.信念很重要,有信念就能不畏挫折,从头再来。最后,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刘欢的《从头再来》,联系今天学习的课文,联系我们的生活想一想,你或许能听出全新的感受。

五)课外延伸,拓展学生知识

收集与信念有关的词语、名言、小故事等,先读一读,记一记,再讲给同学们听。下节课看谁能为大家介绍一个?(司马迁桑兰恩科西海伦凯勒……

六、板书设计。

20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坚定的信念。

国榷》心血之作。

艰辛执著。

小学语文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学实录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 课件引入,板书课题,引导质疑 板书20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师 看到这个题目,你会提出哪些问题呢?生 1 厄运 指什么?2 是谁遭到了厄运?3 他有着什么样的厄运?师 同学们提出的几个问题,课文已经给我们做了回答。现在,我们就带着这几个问题读读课文。二 初读课文,自学生字。师 1...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案

学习好资料欢迎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教案。教学目标。1.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运用数据的方法,能够根据课题中的答案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3.感受谈迁面对厄运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懂得在人生旅途中,只要有信念,就会有希望。教学重难点。1.领悟运用数据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2.在理解课...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学反思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教学反思。经过几次对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一课的讲授,听了其他老师的点评,我有以下几点反思。1 教学理念。以学定教。在设计本课的教学方案时,我本着这样的理念 要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到课堂中来,积极地回答问题,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老师扮演一个引导者的角色。所以我在课堂上,大胆的让学生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