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申论热点

发布 2023-12-24 16:05:10 阅读 7398

2011山东省考申论热点:大兴水利强基础。

一、背景信息

**农村工作会议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出发,提出“大兴水利强基础,狠抓生产保供给”,要求今年大规模开展以水利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毫不松懈地抓好农业生产,确保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市场供给。

二、原因分析。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大规模兴修水利,集中力量系统整治大江大河,突出重点优先解决民生水利问题,主要江河防洪能力显着提升,农田水利设施不断完善。但也应清醒地看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与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相比,水利投入强度明显不够,建设进度明显滞后,保障水平明显偏低。全国尚有一半以上的耕地缺乏基本的灌排设施,现有灌区普遍存在灌溉设施标准低、工程配套差、老化失修、效益衰减等问题。

同时,洪涝、干旱、台风和山洪等灾害多发并发,中小河流和大江大河主要支流防洪能力低,小型水库病险隐患多,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巨大,对人民生命财产构成严重威胁。

三、对策分析。

**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大兴水利强基础”,就是要紧紧抓住水利这个薄弱环节,解除水利这个瓶颈制约,夯实农田水利这个重要基础,切实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和综合生产能力,消除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不利因素,从根本上扭转农业主要“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

在大兴农田水利方面,今年将在继续搞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的同时,突出加强“三小”水利建设。加快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大幅度增加专项补助资金规模,增加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加强山洪地质灾害防治、蓄滞洪区建设等防洪薄弱环节;加快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

要切实加大农田水利建设投入。今年**和省级财政要大幅增加专项补助资金,市、县两级**也要切实增加农田水利建设投入,引导农民自愿投工投劳。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一定比例用于农田水利建设,做到“取之于土、用之于土”。

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增加农田水利建设的信贷资金。扩大节水、抗旱设备补贴范围。在统一规划基础上,按照多筹多补、多干多补原则,加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力度,充分调动农民兴修农田水利的积极性。

把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作为农村基层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稳定经济、稳定物价、稳定民心,首先要稳定粮食生产,确保主要农产品供给。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近期主要粮食品种和食品****,引起社会各界和广大消费者的关注。

这些情况再次提醒我们,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事关全局、意义重大。**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狠抓生产保供给”,就是要求在继续下大力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努力增加各类农产品供给,尤其是棉花油料、肉禽蛋奶、瓜果蔬菜及其他一些小品种的生产供给。通过加快推进新增千亿斤粮食工程和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搞好高产创建,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增产增效。

抓好主要农产品生产和市场调控。毫不放松粮食生产,确保稳住播种面积,扩大市场紧缺品种生产,努力提高单产,防止粮食生产出现滑坡。支持优势产区发展棉花、油料、糖料等大宗产品,推进园艺产品、畜产品、水产区标准化规模种养,因地制宜发展杂粮、杂豆等特色产品。

严格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切实抓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大中城市郊区要保有一定的蔬菜种植面积和生鲜食品供给能力。要保持主要农产品**合理水平,防止**大起大落,兼顾好消费者和生产者利益。

强化农业补贴和主产区奖励补助。继续扩大补贴规模,增加补贴种类,完善补贴政策,新增农业补贴向主产大县(场)、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倾斜。提高早稻良种补贴标准,扩大畜牧良种补贴规模。

优化农机具购置补贴的品种结构,支持推广应用先进适用、节能环保和区域适用性强的农业机械。严禁以各种名义打农业补贴的主意。加快建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主要以粮食产量、商品量等为依据,对粮食主产区给予补偿。

全面取消主产区粮食风险**地方配套。继续增加**财政对粮食、油料生产大县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加大对生猪调出大县的奖励力度。

大搞高标准农田建设。按照统筹规划、分工协作、集中投入、连片推进的要求,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大力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基本农田整治、土壤改良和田间配套设施建设,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大规模开展高产创建,支持畜牧、水产养殖标准化创建,做大做强种业。

要加快农技推广等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扩大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实施规模,力争2024年完成在全国普遍建立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的任务,将履行职责所需经费纳入地方各级财政预算。

2024年山东公务员申论热点:农民工就业问题。

一、背景链接

就业,涉及千家万户的生计和发展,关乎个人生存和尊严。古人说:“无恒业者无恒产,无恒产者无恒志。

”一个人只有从事某种职业、某项工作,付出劳动获得经济收入,才能获取生活资料,维持生计、改善生活。

就业关乎经济健康发展。就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反映经济运行状况的“晴雨表”。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社会财富的日益增加,归根到底是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在不同的就业岗位上创造出来的。

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经济环境更加复杂多变,给就业问题不断带来新的挑战和变数,使就业形势更加复杂。 农民工就业问题就是挑战之一。

农民工是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快速发展阶段涌现出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是推动中国经济和社会变革的巨大力量。在看到农民工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必须看到他们仍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农民工的就业问题。

二、社会现状

当前,中国农民工就业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灵活就业为主,劳动关系很不稳定

农民工就业主要集中在民营和个体两大部门,所占比重分别为.2%,在国有和集体单位就业的农民工所占比例很小,分别为.2%,无固定单位的农民工占到28.

8%。由此可见,大部分农民工以灵活就业为主,处于频繁流动状况,劳动关系很不稳定。

(二)岗位技术含量低,劳动强度大

农民工主要从事搬运(重庆方言称之为“棒棒”)、建筑、加工制造和服务四大行业。其中,“棒棒”纯属体力劳动,建筑行业的农民工如泥瓦工、钢筋切割工等拥有少量技术,加工制造业如纺织业的农民工和从事住宿、餐饮和服务行业的农民工,其技术含量也十分有限。

(三)劳动时间长,合法权益受损。

农民工每月工作天数和每天工作小时数都已超出法定劳动时间,他们的休息权受到了严重侵害。另外,农民工大多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劳动环境差、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危险性高的劳动岗位,还面临克扣工资、职业病、工伤事故的威胁。与城镇居民相比,他们需要支付更多的生活成本,承受更大的职业风险。

(四)工资水平偏低,实际收入增长有限

近年来,由于**的一些措施,如加大农民工工资的清欠力度、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加大对企业侵害农民工利益行业的监管力度等,农民工工资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调查显示,农民工月均收入在500 元及以下的占8.2%,500~800 元的占25.

0%,800 以上的占66.8%。但是,由于物价**,尤其是医疗成本、教育成本和住房成本等的**,导致农民工生活成本成倍增长,除去生活开支后,其实际收入增长十分有限,生活水平改善并不大。

(五)社会保障与公共服务缺乏

近年来,我国在构建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社会保障与公共服务仍显不足,大多数农民工依然无法享受到基本社会保障。

1、社会保险参保率低。调查发现,26.1%的农民工遭遇过工伤事故,其中只有13.

2%的农民工得到了雇主的全额医疗等费用;养老、医疗保险的参保率都很低,分别为.1%;65.8%的农民工在城市有过失业的经历,享受过**失业补助的仅占6.

3%。2、社会保险关系接续难。农民工就业不稳定,流动性大,且由于社会保险统筹层次低,保险关系无法转移接续。同时,由于农民工收入不稳定,大多无力缴纳社会保险费,或导致社会保险关系中断,使得针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险制度形同虚设。

调查显示,在参保的农民工中,有过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中断的分别为.1%,其中,因工作单位或工作地方改变而中断的分别为.5%,因经费困难中断的分别为.

7%。3、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缺乏。在社会救助方面,49.1%的农民工在城市遭遇过生活陷入困境无法生存的情况,其中,得到亲朋好友救助的占66.

6%,而得到**救助的仅占3.4%,没有得到任何救助的占28.6%。

在社会福利及公共服务方面,农民工也没有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的待遇。

三、提出的对策和建议

(一)建立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是解除劳动者后顾之忧并提升其安全预期的不可替代的手段。在工业社会里,就业与社会保障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在制度安排与政策实践中,不应将社会保障与促进就业对立起来,而应在两大政策体系之间寻求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的有效机制。就业为社会保障提供前提和基础,就业为劳动者参与社会保险创造了必要条件,社会保险制度的确立又有效地解除着劳动者的诸多后顾之忧。

(二)提高农民工素质,增强其就业能力

由于自身素质较低,农民工大多从事技术含量低、劳动强度大的工作。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升级,对劳动者的文化、技能等的要求越来越高。农民工的文化程度与技能水平不能满足城市劳动力的需求,其就业空间越来越窄,转移就业的难度越来越大,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低下就成了农民工获取公平就业机会和进入主要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瓶颈。

(三)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体系

二元劳动力市场是农民工就业问题产生的制度根源。因此,解决好农民工就业问题必须打破劳动力市场的二元分割,统筹城乡就业,尽快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实现城乡居民公平就业。

(四)开发就业岗位,扩大农民工就业机会

扩大农民工的就业机会,目前最关键的是要加大产业和区域发展政策的调控力度。

2019申论热点

2012年公 申论热点分析 教育投入首破gdp4 背景链接 工作报告提出,扎实推进教育公平。深入贯彻落实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经过25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全面实现 两基 目标。免除3000多万名农村寄宿制学生住宿费,其中1228万名中西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受生活补助。建立起完整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

2019申论热点

申论热点 网络诚信与网络安全。诚 意味着忠诚 诚实 信 意味着信誉 承诺。在 虚拟 开放 环境中运行的网络,在带来商机的同时,网络诚信已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网络缺乏安全保障,如今已成为举世之忧。华图点评 网络存在的诚信问题与安全问题 1 网络的虚拟性。虚拟网络也许正是网络与其他 最大的区别。网络的虚...

2019山东申论热点

乡镇公务员。申论热点汇总 一 农民增收 背景链接 2009年2 月1 日,正式发布的 一号 文件即 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 再一次锁定 三农 问。题,文件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难点在农民。首要任务是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要坚决防止农民收入徘徊,千方百计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