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4月语文调考分析

发布 2023-12-25 02:05:13 阅读 2235

东湖开发区2012四月调考语文质量分析。

一、数据分析:

二、重点题分析。

第11题阅卷分析。

一、答题情况分析:

本题为文言文翻译,两句共6分,每句各三个得分点。两句难易坡度明显,第一句稍易,第二句偏难,全区均分2.5分左右。。下面就分析对学生在翻译这两句出现的问题小结如下:

1)客有弹琴于屏,邕至门潜听之。

此句大部分学生能正确作答,“于屏”、“潜”以及“句子通顺”这三个得分点失分情况如下:

1、“潜”的解释失误相对较多,很多同学望文生义,将其译为“潜伏”,不能结合积累的文言实词和具体的语境进行引申。

2、“于屏”一词答题情况相对较好,但有些对于“屏”字不能正确的理解,对古代的“屏风”这一事物缺乏了解,所以有的理解为“屏障”“门窗”等。再加上有些学生段章取义,不能结合文本“蔡邕隔着屏风听琴听出杀心来表现其精通音律,善辨琴声的特点”来译句,所以,少数学生将“于屏”译为“在屏风上”或“在屏风前”,造成失分。

3、“句子通顺”这一得分点,句意大致正确一般都能得分。

2)此岂为杀心而形于声者乎?

此句难度颇大,满分极少,“为”、“形”和“因果关系的反问句式”三个得分点失分情况如下:

1、“为”字漏译情况比较多,没能准确的翻译此词,造成失分;

2、“形”字的解释情况稍好,大多数学生能将其译为“表现”,少数同学能准确的译为“流露”。

3、“因果关系的反问句式”这一得分点失分情况比较严重,反问的句式大多数学生能在译句中呈现,但要求学生答出“因果关系”,难度就比较大了,这也是学生失分的主要原因。此外,部分学生没有结合上下文来翻译,以“蔡邕”的吻来翻译此句。

二、复习建议:

1、重视常见文言实词的积累和运用,如第一句中“潜”字在古诗文“随风潜入夜”和“山岳潜形”两句中均有出现。

2、继续加强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的活用以及使用、意动用法等常见文言现象和反问、假设、因果等句式的专项训练。

3、文言句子翻译也要重视文言虚词的复习,两句中均把“于”和“为”这两个虚词作为得分点来考查,这是今年四月调考与元月调考的不同之处,今后文言文复习中要引起重视。

4、平时训练要培养“字字落实”的习惯,避免漏译,同时翻译时尽量做到“句不离文”,比如:第一句“于屏”的解释,把其译为“在屏风前”,显然是没有关照全文的内容来理解;把第二句的当成“蔡邕”所说,造成误译。

第14小题。

真题再现:14、仔细品读下面语句,结合其中的比喻手法说说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想法?(4分)

我相信童年就是人生沙漠中的这样一口水井,始终携带着童年走人生之路的人是幸福的,由于心中藏着枯竭的爱的源泉,最荒凉的沙漠也化作了美丽的风景。

试题分析:这题是从分析比喻手法的使用和揣摩作者要表达的想法这两个方面,考查学生词句理解的能力。

答题情况:本题应该可以说是现代文二阅读的四个小题中较为容易把握,学生答题“有法可依”的,可惜通过阅卷来看,效果不容乐观。具体表现如下:

1、对句中比喻手法的分析不够深入准确,甚至是没有分析。如很多学生就是简单的提到“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饰手法,句子表现了……”没有按照题目要求的,作出具体的分析。更有甚者,还有学生从其他方面分析。

当然这都是无视题目,没有审题的表现。同时,希望全区语文老师注意的是,很多学生的答卷就是“把童年比作水井(或比作沙漠中的水井)”,阅卷时我是给了学生2分,但我个人认为这个回答不够准确到位,应该说是“把童年比作人生沙漠中的水井(或人生中永不枯竭的爱的源泉)”,当然如果按照答案示例中的“把人生比作沙漠,把童年比作沙漠中的水井”也行。因为这样完整地把握喻体,对句子意思的理解、表达效果的品析将更加准确,不然学生后面的分析也容易“蜻蜓点水”,停留于“似是而非”的状态。

所以我认为讲评试卷时应该对学生提出更高更严的要求。这是我个人意见,请各位指正!

2、对作者想法的分析把握不准。很多学生就是简单地理解为“作者心目中童年的重要性(或童年、往事对一个人的幸福很重要),作者希望人们带着童年(往事)……这个答案可以说没有去品读整个句子,尤其是后半句,而是就前面的一个本体、喻体分析而“率意作答”。

3、学生的答题语言不够通顺,书写潦草,甚至有的学生答卷有大面积墨团(估计是写了半天,觉得不好就乱画作废),还有用粘胶更改答案的,还有部分学生的书写痕迹太轻,网上阅卷时显示的答案“一片朦胧”,只好视为错误。

教学建议:结合阅卷情况,经过和“同题老师”的交流,关于第14小题“词句理解”的复习备考,我有以下想法,和大家交流,希望得到各位的批评指导。

1、督促学生审题:词句理解的考查如果中考不做大的改动的话,应该说比较“有章可循”,学生丢分的关键不是因为语句手法或是词语理解有难度,恰好是因为学生往往认为此题简单机械,只关心、品读被抽出来考查的语句,忽视对题目的审读。所以一定要培养学生看题的习惯:

题目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要我们从哪些方面进行分析?我们接下来要干什么?我平时要求的是学生做这题是要在题目中圈画出答题要求,如这题“结合比喻手法”、“想法”。

再如:《请系上保险绳》的第14题,圈画“心情”、“动词”,以便答题时提醒学生扣题答题。

2、引导学生词句分析要紧扣整个语境。比如刚才说到的本体、喻体,那不是句中的关键词对关键词,应该是结合语句语境进行准确的定义和分析。同时对句子的理解也应是完整。

有时甚至联系上下文段,乃至全篇主旨体味。

3、规范学生答题。首先应该让学生明确答题卷只能用来“抄答案”,不是用来作答案的,也就是语文考试时要打草稿,不要直接在答题卷上作答。其次是要求学生答完题后“读答案”。

第15题。答题分析:1、仔细审读题目的学生能抓住“村落”一词及所蕴含的情感态度。

2、大多数学生能答到第一点,不能提炼出“强调”“不同”等概括性语言而是从文中直接摘取,弱弱地提到第二点。

3、能答意图的学生不能很好地规范地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得满分的学生凤毛麟角。

4、有部分答案句子不完整,还有文不对题的。

复习建议:1、静读文章,精读文章,走进作者心里,把握作者意图。2、加强学生答题的表达训练,通过实例告诉学生根据题目要求怎样规范答题。3、训练学生整合信息,提炼答案的能力。

第16题评卷分析。

花山中学柳嫄嫄。

一、题目分析。

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四月调考第十六题为课外阅读(2)的最后一个文字表达题,此题为升学题,主要考察学生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能走近读者与读者对话,体会作者的深刻情感和写作意图。

第十六题题干及参***:

16、作者在第五部分除了为读者介绍这本书的特色外,还表明了怎样的写作观?(4分)

参***:(1)要关注和珍惜生活中经历过的许多细小的往事。

关键词:关注或珍惜 1分细小的往事 1分)

2)要带着爱心去感受和品味生活。

关键词:爱心 1分感受或品味生活 1分)

二、失误分析。

此题满分4分,学生均分0.84分,得分率较低,失误的原因,大致总结为如下几点:

1、 审题不明,没有明确题目的要求,答非所问。题目问的是写作观,有些学生回答的是文章内容。

2、 对关键词“写作观”理解不清,没有弄明白什么是写作观就答题,结果犯了和第一条一样的错误,答非所问。

3、 审题不全,题目要求以第五段为依据作答,但有些同学结合的全文的理解,或者仅凭自己的理解,没有结合第五段分析。

4、 答题照抄原文语句,没有概括和总结。

5、 大部分同学的答案只包括了“回忆往事”的观点,没有“品味生活”的观点,即没有结合第五段的全部内容作答,只选取了一部分。

6、 不少同学的答案只看到了表象,比如答到了“野花”、“乡村”等表面现象,没有深入思考。

三、复习建议。

1、加强审题训练,重点加强对关键词的理解,问题的问话意图等信息的理解。

2、加强分条作答概括要点的训练。

3、加强多角度,多方位理解文章主旨的训练。

4、注重按文体,分类型训练课外阅读(2),使学生明确不同文体不同的答题技巧。

第17题质量分析。

九峰中学黄婷。

2019届四调语文试卷

佳木斯一中2014届高三第四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时间 150分钟命题人 孙秀萍武冬玲。第 卷阅读题 共73分 一 现代文阅读 每小题2分,共12分 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3题。作家与知识的关系。摩罗。大约二十年前,著名作家王蒙先生提出作家学者化问题,引起较大反响。学者和作家都在致力于人类命运...

2024年武汉市初三4月调考语文试卷

2013 2014年学年度武汉市部分学校九年级调研测试。语文试卷。第 卷选择题 共计30分 一 共12分,每小题3分 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a.衣钵耷拉恻隐入不敷出 b.雾蔼猝然羸弱鸦雀无声。c.浩瀚悲怆水渍流连驻足 d.荒谬锤炼思忖吹毛求疵。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

2019武汉市二月调考语文试卷分析

武汉市2012届高中毕业生二月调研测试卷分析。一 基本特点 由于湖北省是第一年迎接新课标高考,所以作为尝试性的武汉市二月调研试卷的结构 分值 难易度及试题的基本立意和价值取向都与传统高考一致,体现的是 稳中求稳 的命题思想。但在求稳的同时,以及在向走在前列的兄弟省份学习中,试卷也有些小变化,一是在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