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其他诗歌

发布 2024-03-26 09:15:15 阅读 2492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第一次模拟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完成8~9题。(赵魁英原创)

咏怀【阮籍】①

朝阳不再盛,白日忽西幽。去此若俯仰,如何似九秋。

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齐景升牛山,涕泗纷交流②。

孔圣临长川,惜逝忽若浮。去者余不及,来者吾不留。

愿登太华山,上与松子游③。渔父知世患,乘流泛轻舟。

注:①阮籍:“竹林七贤”之一,好老庄哲学,与嵇康齐名,蔑视礼教,政治上则采谨慎避祸的态度,对司马氏集团怀有不满,但又感到世事已不可为,于是采取不涉是非、明哲保身的态度,得以保卒余年。

春秋时期的齐景公晚年登上临淄城外的牛山,见山川之美,感叹自身生命短暂而痛哭。

松子:赤松子,是古代传说中的仙人。

8.“朝阳不再盛,白日忽西幽”象征着什么?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分)

9.本诗主要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8.①象征着时光的流逝(1分),表现了诗人对光景西驰,白驹过隙,盛年流水,一去不再的忧伤之感(2分)。

也喻指曹魏政权由显赫繁盛趋于衰亡,一去不返,终归寂灭(1分)。表达了诗人对国运衰落的担忧(1分)。

9.①对比。“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形成强烈对比,在“悠悠”天道和永恒的宇宙中,曹魏政权都去若俯仰,何况区区一介寒士,不过如尘似露,倾刻消亡罢了。

运用典故。“齐景升丘山”句运用齐景公惜命的典故,“孔圣临长川”运用孔子伤逝的典故,极写人生与国运的短促。最后四句运用赤松子和渔父的典故,表达了要跟从赤松子,追随渔父,即或仙或隐,远离尘世之纷扰,庶几可以避患远祸,得逍遥之乐的思想。

(举出一个例子分析即可)

比兴。首二句从象征时光流逝的白日写起,运用比兴的艺术手法,使诗意含蓄。

共6分,每条2分)

山西省太原市2011年高三基础知识测试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完成8~9题。

观雨①陈与义(宋)

山客龙钟不解耕,开轩危坐看阴晴。

前江后岭通云气,万壑千林送雨声。

海压竹枝低复举,风吹山角晦还明。

不嫌屋漏无干处,正要群龙洗甲兵②。

[注]①南宋建炎四年(1130)金兵大举南侵,陈与义避寇逃难,辗转流徙,寓居邵阳贞牟山,诗即写于其时。②洗甲兵,杜甫《洗兵马》中有“净洗甲兵……”的诗句。此指整刷兵马,北伐。

8.首联中“龙钟”、“开轩”、“危坐”各是什么意思?请简要概括。

二、三两联的大意。(5分)

9.简要分析尾联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内心世界?

答案:西安地区2011届高三年级八校联考语文试题。

阅读下嘧这首乐府诗,完成8~9题。

入关。粱·吴均。

羽檄起边庭,烽火乱如萤。是时张博望①,夜赴交河城②。

马头要落日③,剑尾掣流星。君恩未得报,何论身命倾。

①汉代振骞,以功封博望侯,后人称之张博望。

②“交对”,古城名,在今新疆吐鲁番西北。

③“要”,同“邀”,此处意为拦截。

8.这首诗的前四句描写了边塞怎样的场景?“马头要落日,剑尾掣流星”是如何以人写景的?(6分)

9.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对后世有什么影响?(5分)

答案:湖南省衡阳市八中2011届高三第九次月考语文试题。

10.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赏析题。( 7分 )

鲍照《 拟行路难(其二)》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①垂羽翼!

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 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

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注释:①蹀躞(diéxiè):小步行走的样子。

1)、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主人公形象?(3分)

2)、试从两个角度简要赏析本诗的艺术特色。(4分)

答案:10.1)答:诗歌描写了一个出身寒微、满怀壮志(1分),却备受压抑、壮志难酬(1分),而对此愤懑不平又无可奈何的孤高之士的形象(1分)。

2)答:①修辞上,采用了反问、比喻的修辞手法:反问句式的运用,突出了心焦神躁,急迫难忍的心情,加强了语言的感**彩;“蹀躞”、“垂羽翼”的形象化比喻,表明了自己在重重束缚下有志难伸、有怀难展的处境),增强了诗歌语言的表现力,很好地突出了主人公的形象。

②描写上,采用了赋(铺陈)的手法:铺写闲居在家的生活场景,反衬了诗人内心深处的苦闷、无奈。③诗句形式上,五言七言交错:

读起来气势奔放,音节顿挫有力。④结构上,卒章显志:末两句诗由抒写个人的失意情怀提升到了揭发、控诉时世不公道的高度,升华了诗旨。

⑤整首诗语言特色:平易质朴而暗含讽刺、感情强烈而充满了愤激之情。(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两点给满分;如不在上述角度分析,能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赏析】这首诗也是反映的仕途失意与坎坷。和前一首相比,表现形式上纯用赋体,抒述情怀似亦更为直切。

全诗分三层。前四句集中写自己仕宦生涯中备受摧抑的悲愤心情。一上来先刻画愤激的神态,从“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这样三个紧相连结的行为动作中,充分展示了内心的愤懑不平。

诗篇这一开头劈空而来,犹如巨石投江,轰地激起百丈波澜,一下子抓住了读者的关注。接着便叙说愤激的内容,从“蹀躞”、“垂羽翼”的形象化比喻中,表明了自己在重重束缚下有志难伸、有怀难展的处境。再联想到生命短促、岁月不居,更叫人心焦神躁,急迫难忍。

整个心情的表达,都采取十分亢奋的语调;反问句式的运用,也加强了语言的感**彩。

中间六句是个转折。退一步着想,既然在政治上不能有所作为,不如丢开自己的志向,罢官回家休息,还得与亲人朝夕团聚,共叙天伦之乐。于是适当铺写了家庭日常生活的场景,虽则寥寥几笔,却见得情趣盎然,跟前述官场生活的苦厄与不自由,构成了强烈的反差。

当然,这里写的不必尽是事实,也可能为诗人想象之辞。如果根据这几句话,径自考断此诗作于诗人三十来岁一度辞官之时,不免过于拘泥。

然而,闲居家园毕竟是不得已的做法,并不符合作者一贯企求伸展抱负的本意,自亦不可能真正解决其思想上的矛盾。故而结末两句又由宁静的家庭生活的叙写,一跃而为牢骚愁怨的进发。这两句诗表面上引证古圣贤的贫贱以自嘲自解,实质上是将个人的失意扩大、深化到整个历史的层面——怀才不遇并非个别人的现象,而是自古皆然,连大圣大贤在所不免,这难道不足以证明现实生活本身的不合理吗?

于是诗篇的主旨便由抒写个人失意情怀,提升到了揭发、控诉时世不公道的新的高度,这是一次有重大意义的升华。还可注意的是,诗篇终了用“孤且直”三个字,具体点明了像作者一类的志士才人坎坷凛冽、抱恨终身的社会根源。所谓“孤”,就是指的“孤门细族”(亦称“寒门庶族”),这是跟当时占统治地位的“世家大族”相对讲的一个社会阶层。

六朝门阀制度盛行,世族垄断政权,寒门士子很少有仕进升迁的机会。鲍照出身孤寒,又以“直”道相标榜,自然为世所不容了。钟嵘《诗品》慨叹其“才秀人微,故取湮当代”,是完全有根据的。

他的诗里不时迸响着的那种近乎绝望的抗争与哀叹之音,也不难于此得到解答。

前面说过,同为诗人**人生的哀歌,本诗较之上一首的正言若反、半吐半吞,写法上要直露得多,但本诗也并非一泻到底。起调的高亢,转为中间的平和,再翻出结语的峭拔,照样是有张有弛,波澜顿挫。音节安排上由开首时七言长调为主,过渡到中间行云流水式的五言短句,而继以奇峰突出的两个长句作收煞,其节奏的高下抗坠也正相应于情感旋律的变化。

所以两首杂言体乐府仍有许多共同之处。再进一步,拿这两首感愤言志之作,来同前面那些借思妇口吻言情的篇什相比较,风格上又有不少异同。前诗婉曲达意,这里直抒胸臆;前诗节拍舒徐,这里律动紧促;前诗情辞华美,这里文气朴拙——随物赋形,各有胜境。

不过无论哪一类题材,都能显现出作者特有的那种奇思焕发、笔力健劲的色调,这正是鲍照诗歌最能打动人心的所在。《南史》本传用“遒丽”二字评论他的乐府创作,后来杜甫也以“俊逸”概括其诗风,其实“俊”和“丽”还只标示出它的体貌,“逸”和“遒”才真正摄得它的神理。从鲍照的“俊逸”到李白的“飘逸”,是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的。

江西九江一中2011届高三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14.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

鹧鸪天。魏初。

去年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圆夜煮茶。

词的前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二句的“又”字用得好,好在**?(4分)

有人认为词的后两句写得极其感人,请谈谈你的看法。(4分)

答案:14、(1)表达了作者漂泊中深切思念家人的情感。“又”字暗示作者不止一次浪迹天涯,饱含愁苦与无奈。

2) 词者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与眼前的漂泊之景对举。作者想象并企盼与家人一起自食其力,共享天伦之乐。语言朴素平实,亲切动人,能唤起读者强烈的共鸣。

广东省深圳市2011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10.阅读下面的一首清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

纳兰性德。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注】①柬:给……信札。②何事句:

用汉班婕妤被弃典故。班婕妤为汉成帝妃,被赵飞燕谗害,退居冷宫,后有诗《怨歌行》,以秋扇闲置为喻抒发被弃之怨情。③“骊山语”“夜雨霖铃”“比翼连枝”,均用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典故。

1)这首诗通过“秋扇”“骊山语”“夜雨霖铃”“比翼连枝”这些比喻共同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意境?(3分)

2)“人生若只如初见”这个名句人们传诵了三百多年,今天甚至成为许多文艺作品的标题。请你从诗句内容和语言形式两个角度谈谈它广为传诵的原因。(4分)答案:

1)这首诗通过“秋扇”“骊山语”“夜雨霖铃”“比翼连枝”这些比喻共同营造了一种幽怨、凄楚、悲凉的意境。

或: 这首诗借用班婕妤被弃以及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的典故,通过“秋扇”“骊山语”“夜雨霖铃”“比翼连枝”这些意象,营造了一种幽怨、凄楚、悲凉的意境,抒写了女子被丈夫抛弃的幽怨。也有人认为,是以女子见弃为喻说明与朋友也应该始终如一,生死不渝。

这首诗通过一个为情所伤的女子和伤害她的男子坚决分手的情景(1分),通过“秋扇”“骊山语”“夜雨霖铃”“比翼连枝”这些比喻表达了一腔怨情,深婉动人。或者诗人用男女间的爱情为喻,说明与朋友也应该始终如一,生死不渝。

以下答案,也可酌情给分:

这首诗用一个女子的口吻,抒写了被丈夫抛弃的幽怨。“悲秋扇”即是悲叹自己遭弃的命运,“骊山”之语暗指原来浓情蜜意的时刻,“夜雨霖铃”写像唐玄宗和杨贵妃那样的亲密爱人也最终肠断马嵬坡,“比翼连理”出自《长恨歌》诗句,写曾经的爱情誓言已成为遥远的过去。

2)①反映了人们内心里一种普遍的期待;②语言通俗,便于传诵。

浙江省余姚中学2012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2024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指导检测题

山东省2013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指导 十一 转换。考纲解读 转换即将图画 图表等材料转换为文字表述。转换综合考查对材料的的分析能力,要求从图画 图表等材料中筛选信息,进行分析 综合,并运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观点。图表转换题型常见的题型有以下几种 1.揭示漫画寓意或给漫画拟标题。2.为 写一句或几句话。...

2024年高考语文 江苏专用 专题复习练模块五语基 默写

一 语言基础知识。1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梅里雪山是 同胞的四大神山之一,雨崩就坐落在澜沧江对面大山之后 梅里雪山神女峰下。那里,是一方秘境,美丽得让你一见钟情,神奇得如梦似幻,行走其间,让人不由得感叹大自然的魅力。a 跪拜亘古流连忘返b 祭拜旷古流连忘返c 祭拜亘古恋恋...

2024年高考语文 江苏专用 专题复习练模块三语基 默写

一 语言基础知识。1 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 该产品的面世,无论是在挽救患者生命方面,还是在 再生修复方面,都取得了传统烧伤外科产品 的功效。2 400余名文化工作者代表在印有 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大力倡导现代文明 的横幅上 签名,并发表 今后将立足本职工作,用优秀民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