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 翠鸟 人教新课标 2019秋

发布 2024-02-02 05:53:34 阅读 8761

《翠鸟》课堂实录及评析

一、揭题 师:儿时,在这条西河上,行驶着几艘渔船。其间,许多鱼鹰立于船头,像列队的士兵,待渔人一挥竿子,它们就纷纷下水捕鱼。

今天,我们也要认识另一种善于捕鱼的小鸟,它外行小巧,色彩艳丽,这就是——翠鸟。(板书课题)

点评] 用孩提时的富有感染力的亲历见闻拉近与文本的距离,吸引儿童的情趣;消除拘束感,努力构建与学生“共鸣”的平台,营造轻松、愉快、自然、和谐的课堂氛围。

二、自主提问

师:一起深情地叫叫它的名字。

生:翠鸟 师:学习文章前,你想知道有关翠鸟的那些知识?

生:我想知道翠鸟的颜色 。

生:我想知道翠鸟怎么捕鱼的。 (板书:捕鱼)

师:刚才那位想知道翠鸟什么颜色的同学,我想告诉你,颜色只是样子的一个方面,希望你能学到更多的知识。(该生点点头) (板书:样子)

生:我想知道翠鸟住在**? (板书:住处)

点评] 巧妙运用阅读的期待效应,激活求知欲望;并得体、自然地处理好学生的回答与板书的“冲突”问题。

三、明课文结构,择学习内容

师:现在大家带着这3个问题去读课文,一组一个自然段;想想解决这三个问题,该分别学习哪个部分?

生分小组读1—4自然段,师小声地与生跟读,后师读5自然段)

生1:要知道翠鸟的样子,应该学1自然段;要知道它怎么捕鱼,应该学3自然段;要知道他的住处应该学第4自然段。

师:大家同意这种说法吗?

生2:不同意,第2自然段也是写捕鱼的。

师:说说自己的理由。

生2:因为2自然段写翠鸟捕鱼时在等小鱼。

师:你很细心,善于思考,我同意你的说法。(师随即在板书上注明段落归属)

故作神秘状)师:我们先学习哪个部分好呢?(众生开始持不同的意见)

师:谁说得有道理,就遵照谁的意见,好吗?

生思考、作答)

生3:我说不出什么道理,就是想看看翠鸟长什么样。

师:你很诚实,其实你已经说出了道理。

生4:因为我首先看到第1自然段,我们应该按书上的顺序来学。(众生笑)

师:她说的好像也有道理。

生5:我想先学写样子的部分,再学写捕鱼的部分,这样我就可以研究一下翠鸟为什么善于捕鱼。(师带头鼓掌)

师:翠鸟善于捕鱼不假,你的回答证明你更善于思考。

师:我们就遵照大多数同学的意见,先学习描写样子的段落。

点评] 分组朗读,对教师而言,可以摸清学生现有的认知状况;对学生而言,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段落的主要内容,同时培养了边读边思考的习惯。

变被动牵引为主动参与,变循规蹈矩为自主择取;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有权利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学习;把阅读自主权还给学生,他们将会学得更加主动、更加轻松。

四、学习第1自然段;

一)引导读懂这段话。

师:自由朗读这一段,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生1:我读懂了翠鸟的颜色很鲜艳。

生2:我读懂了翠鸟喜欢停在水边的苇秆上。

生3:我读懂了翠鸟的样子。

师:能具体说说吗?)

生3:它有一双红色的小爪子和鲜艳的羽毛,还有透亮灵活的眼睛和又尖又长的嘴。

生4:我读懂了作者用爪子、羽毛、眼睛、嘴来写翠鸟的样子。

生5:我读懂了翠鸟的颜色有三种。

师:哪三种?)

生5:橄榄色、赤褐色、浅绿色。

生6:我读懂了翠鸟有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和一张又尖又长的嘴。

点评] 设计这一环节,考虑到了学生受不同年龄、文化背景、认知水平差异的影响,有的能深究,有的则理解肤浅,有的仅停留于文字表面。既要照顾个性差异,又要留有一定的空间,供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读有所悟,读有所思。

二)出示板书:

1、书上用了哪些词语来写具体翠鸟的样子的,请同学们填空。

板书: )的爪子头:( 的头巾

样子 ( 的羽毛腹:( 的衬衫

)的眼睛背:( 的外衣

)的嘴 生作口头练习)

师:你发现所填的词有什么规律吗?(生思考)

生1:有很多表示颜色的词。

师:都有哪些呢?

生1:红色、橄榄色……

生2:还有一个“又尖又长”是描写形状的。

点评] 语文教学不能忘了“根”——字、词的品析与深度挖掘。

2、研读句子。

师:你喜欢翠鸟吗?(生点头示意喜欢)

师:你用什么语气来读你喜欢的部分呢?自己练一练,试一试。

片段] 生1:我准备用赞美的语气读句。(生读)

师:想赞美它什么?

生1:我赞美它漂亮。

师:你也读得漂亮。

生2:我用羡慕的语气读第2句。(生读)

师:你羡慕它什么?

生2:我羡慕它的颜色多,很鲜艳。

生3:我准备用喜欢的语气读第1句。(生读)

师:不好,你没抓紧苇秆,快掉下来了。(众生笑)能再试一次吗?(生再读)

师:这一次就安全多了。

生4受到启发):我准备用小心的语气来读第1句(生读)

师:你因何而小心?

生4:我怕掉下来,读到这儿时,我的心里很紧张。

师:真是个感情丰富的孩子。

点评]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包办代替,越俎代庖;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充分专注地读,在朗读中与文本产生共鸣,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三)引背这个段落

出示翠鸟挂图)根据板书和挂图,在教师的引导下背诵这个部分。

点评] 符合儿童认知规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将重点词句进行迁移。

五、学习第自然段

一)明结构

师:对想知道翠鸟怎么捕鱼的孩子,现在可以来精神了。自由读自然段,完成下列填空。

出示板书) 过程: (等待。

生读后,作答如下): 等待)→(叼鱼)→(飞走 )

师:有不同的填法吗?(生继续作答):

等待)→(捕鱼)→(飞远)

等待)→(疾飞叼鱼)→(贴着水面飞走)

一生突然举手):老师,我觉得应该是四个空才对,因为还有“蹬开苇秆”这个过程。

师停顿了几秒):说说你的答案。

生:(等待)→(蹬开苇秆)→(似箭叼鱼)→(贴着水面飞走)

师:你的建议很及时也很有说服力,不得不令我佩服,我用最真诚的掌声感谢你,感谢你的勤于思考。(众生也鼓掌)

点评] 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在此得以彰显。阅读就是要体现个性化,设计这样的填空就是要鼓励有不同的填法;学生不迷信“权威”,敢于说出自己的独特见解,这与课堂上教师营造出的和谐民主的氛围是分不开。

二)研读句子

师:研究一下自然段的句子;找出自己读得最好的,理解得最透的句子与小组内同学交流。

生读,汇报,交流,共同研究。)

师:谁愿意把你的研究成果展示一下,与大家分享。

片段一] 生1:我读第三自然段第3句:翠鸟蹬开苇秆……叼起……贴……飞远了。

师:说说自己理解。

生1:读这句时要快一些,因为不“快”小鱼就跑了。

师:还有补充吗?

生2:读这句时还要读重一点、,有力一点,因为这里面有许多表示动作的词。

师:能说一下表示动作的词吗?

生2:蹬开、飞、叼起、飞远(师示意学生加上小黑点)

师:你能读吗?

生2:能(生2读)

师:两个孩子的回答都很精彩,不但读得好,还总结出了翠鸟捕鱼时的两大特点——快而有力。

师导读:假如我是一只小鱼,一只机灵的小鱼,你们是翠鸟,(众生微笑)44只翠鸟(学生人数44名),你们已经三天没吃“饭”了,现在食物就在你眼前(生不由自主用舌头添嘴唇),你们可别让我溜了。来!

“快”而“有力”。(生齐读,达到了预期效果)

片段二] 生1:我准备读第三自然段第一句。(生3读:小鱼悄悄地把头……)这个句子要读得轻一点,如果读大声,会被翠鸟发现。

师:还有补充吗?

生2:我觉得“悄悄地”三个字还应该更轻更慢一点,因为小鱼很机灵,一点声音都会吓跑它。

师:有道理!你来试试。(生4读)

师导读):现在我成了一只翠鸟,一只眼睛锐利的翠鸟,你们都是小鱼(众生笑)。大家齐读这个句子,一定要注意轻一点,柔一点,小心被我抓住(众生作惊恐状)。

生读,效果到位)

片段三] 生1:我打算读第二自然段的第2句。(生读:他一动不动地注视……等待着小鱼游到水面上来。)

师:说说你的理解。

生1:这句话读的时候要轻要慢。因为翠鸟在等待小鱼,如果弄出很大的声音,小鱼就不会游到水面上来。

生2:前面说小鱼很机灵,哪怕是很小的声音,它都能察觉到,翠鸟不敢吓它。

师:的确如此!任何一只动物等待猎物时,都会很小心谨慎。来!翠鸟们,(师的语气顿显轻柔)一只小鱼就要出现,不要惊动它。“它一动不动”——预备读。(效果不是很好)

师:再“轻”一点、“柔”一点,小鱼就在你脚下。(这次达到预期效果)

片段四] 生:我读2自然段的第1句。(生读:翠鸟叫声清脆……又轻轻地落到苇秆上了。)

师:谁来评价一下他的朗读。

生1:他读得有气无力的,“疾飞”是很有力量的。(生1作范读)

生2:他们都把“一眨眼”读得慢,应该读快一点,因为是很短的时间。(生2范读)

师:喜欢这个句子的同学都来读一读`。(生读)

师发现“清脆”一词学生难以感悟)

师:▲▲你会鸟叫吗?(生点头,学鸟叫)

师:怎么像乌鸦的嗓子一样沙哑?(众生笑,另一生再模仿,叫声逼真)

师抓住这一契机范读,领读,很好地领会到词语意境)

点评]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为现代教学指明了一条可行性之路,“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学生每一处反馈都是平时生活中的“积淀”。这四个片段中,都注重学生的自读自悟,并引导用生活中的情感体验去感悟文本,演进“读中悟、悟中读”这一认知原则。

作者的表情达意,体现在具体的语句之中,要使学生领会课文内容和句子所表达的情感,必须加强对语句的品析。语文教学,朗读是调动情感的主要因素,教师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创设出“逼真的生活情境”,激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与情感体验,并使之与朗读体验相融合,服务于教学。正如列宁所说:

“缺乏情感的认识,便失去了认识的深入;人的思想只有被浓厚的情感渗透时,才能引起积极的关注、记忆和思考。”

五、学习翠鸟“住所”的部分

师:这部分很容易理解,谁来试着朗读一下。

生读) 师:怎么像个十几岁的渔翁?听老师朗读,看看老师像多少岁的渔翁?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实录13和时间赛跑人教版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实录 13和时间赛跑人教版新课标2019师 同学们好!生 老师好!师 孩子们,你们平时都参加过什么体育活动?生 跳绳 踢毽子 跳远 投掷 赛跑师 其中赛跑我们班谁跑得最快?生 周锦。师 周锦,大家都说你跑得最快,老师想请你跑回昨天,你行吗?生 不行。师 为什么?生 因为时间过去了,...

年鲁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翠鸟》教学案例

2019 2020年鲁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翠鸟 教学案例。教学课题 25 翠鸟 课时 一 二课时。教材版本 鲁教版第七单元教材内容理解分析 翠鸟 全文共有5个自然段,通过对翠鸟美丽的羽毛 小巧玲珑的外形和活动时机警 敏捷的特点描写,最后归结到对翠鸟的喜爱,层次非常清晰。作者观察细致,描写生动,字...

三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伙伴冀教版

伙伴 教学反思。伙伴 是冀教版教材第六册,第三单元 感受真情 单元选入的一篇发生在猎人马哈多 猎狗 乌鸦三个好伙伴之间的感人故事。他们互相关心,彼此牵挂,很多细节都令人感动。感动 是贯穿课文的主旋律。因此,我在教学设计上以 感动 为主线,处处激起学生感动的心弦。从故事引发开去,教育学生在生活中如何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