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

发布 2024-04-18 22:10:11 阅读 5937

作者:靳丽敏。

**:《新校园(下)》2016年第08期。

对于小学生而言,倾听能力是指学生把来自教师或同学的语音信息,在自己的头脑中进行分析、消化并理解的能力。可见,在这个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源自学生倾听习惯的专注、注意力的合理分配、对信息的接收分析以及排除环境干扰的能力。

在小学生素质发展领域中,倾听能力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从长远来看,良好的倾听能力是一个人进行社会交往、优化信息的重要前提。善听者,往往能够更好地胜任自己的社会角色,进而得到更多的社会认同。

从目前来看,“听”显得更为重要。课堂中,教师授课是小学生获取知识、习得能力最主要的渠道,而“会听”是首要前提。因此,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学会倾听。

”一、倾听的重要性。

汤姆·彼得斯说过:“倾听是礼貌的最高形式。”学会倾听是人际交往的基本要求,也是人际交往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培养学生倾听,尤其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这不仅会大大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长期坚持,也必然对学生的人格塑造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小学生年龄小,形象思维占优势,注意力容易分散。这些特点与“倾听”的有意注意、接受并处理信息等要义冲突明显。由“会听”深化到“倾听”:

它不但要求学生“听见”,还要求学生对所听内容进行必要的分析和处理。纵观不同学生的发展轨迹,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学习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在“倾听”中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教师对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要细化成有目标、有计划的实践研究,而不仅仅让其成为课堂夹缝中的附属。

教师要通过科学有效的引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使他们学会倾听、善于倾听,善于发现同学回答中富有疑义和争论的问题,善于在听课过程中与教师进行交流,提出疑义,使倾听成为提高学生质疑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条件,同时切实推动课堂互动的有效性。

二、影响学生倾听能力的因素。

小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

一 创设情景,激发倾听 小学生活泼好动,课堂上让他们四十分钟注意倾听,必然是有一定难度的,尤其是儿童的有意注意维持时间是有限的。现代心理学证实,即使同一个人,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下,其注意力保持的时间长短及注意点分布情况也不同。这就需要教师想方设法为学生倾听寻找和创造乐趣,让学生想听。爱因斯坦曾说过 ...

小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

2 影响学生倾听能力提高的因素。一 学生倾听能力存在许多缺陷。由于现代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发展,其影响力日益扩大,广泛深入人心。如今以独生子女占优势的小学生的确非同一般,他们见多识广。随着家庭经济的稳步改善,家长学识水平的提高与教育观念的转变,以往传统型家庭开始向现代知识型与学习型转变,家长们对子女教...

小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江都小学林美端。新课程标准在 总目标 中强调 学生应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 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际。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倾听是口语交际的重要过程,善于倾听也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对他人起码的尊重。然而,当我们聚焦课堂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