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的质疑能力

发布 2024-04-18 22:35:11 阅读 1990

工作单位:埇桥区杨庄乡小杨庄小学。

作者姓名:张青山 (4330370)

培养小学生的质疑能力。

内容摘要】 好奇、好动、好问、好表现自己,爱受表扬,是儿童的天性。课堂上给他们机会,让他们发表看法,他们就会想方设法,谈看法。因此,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要在每个环节留有余地,以便学生广泛质疑。

关键词】 创造思维、 激发、 生疑、 鼓励、 引导、 信息交流。

正文】: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活动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又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

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提出为他,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努力培养小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对于启发和推动学生积极思维,促使其加深理解基础知识,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质疑是探索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而,从儿童的好奇、好问、求知欲望等特点出发,积极培养学生勤于思考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前提。

本文从以下几方面作一点初步**。

1、激发与生疑。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得说过:“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的。”为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常给学生讲一些科学家如何发现问题和创造发明的小故事,讲只有发现才能学得更好的道理,激发学生提出问题。

但学生并不都是善于发现问题的,大多数学生习惯于老师讲自己听,老师问自己答的学习方法,而不善于自己发现问题。因此创设“生疑”的情境就很有必要。

例如,在教学“除法的初步认识”中,第二种方法“有个6桃子,没2个放一盘,能放几盘。”可组织学生思考:这种分法与第一种分法“把6个桃子平均放在3个盘里,每盘几个”比较,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于是学生展开了讨论与研究。有的说“两种分法的条件都是把6个桃子平均分”;有的说“两种分法的条件和问题发生了变化”;有的说“第一种分法是一个一个分的,第二种分法是两个两个分的”;还有的说“第一种分法表示把6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第二种分法表示6里面有3个2”。通过老师创设“生疑”情境,学生思维受到激发而归纳出了两种分法的三个相同点和五个不同点。

相同之处在于都是用除法计算,都是在平均分6个桃子,被除数都是6;不同之处在于已知条件不同,所求问题不同,方法不同,意义不同,结果不同。这样,学生由感性到理性掌握了区分两种分法的方法。

二、鼓励与引导。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教学中,学生思维的源头就是在教师的鼓励与引导下,对教学设计的题材提出问题,展开思维,力求抓住事物的本质及内在联系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班里,总有几个学生在活跃的课堂中因胆怯而保持沉默,对他们要热情的加以鼓励。在众多的举手中,善于发现那些欲举而又放下的手,把发言的机会让给他们,即使他们的提问是浅显的或者是完全没有价值的,也不嫌弃、责备、泼冷水,而作妥善的处理。

当学生思维被“激活”以后,他们就千方百计地提出问题,以示他们动脑筋爱学习。于是又明知故问的,有漫无边际发问的,有钻牛角的等等,往往会使课堂教学受到一些牵制。这时,更应爱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向更高的水平发展。

例如,在学习了“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多少”的应用题后,有学生提出:“求10比6多多少时用10减6的方法来算,求6比10少多少时为什么不用6减10的方法来算呢?”听了这位同学的提问,很多同学都笑了,我却不动声色地问他怎么个减法?

只见他胸有成竹地说:“6减10等于负4,负4就是少4。”这一说,引起了不少同学的兴趣,议论起了到底能否用小数减大数。

此时我适时引导学生:“刚才这位同学很聪明,已经掌握了有关负数的知识,但这一知识要到初中才学,我们现在只能用大数减小数。”在笑声过后的议论中,学生初步懂得:

提问也要根据实际学习的情况来考虑。

三、精心组织,引导学生善于质疑。

学生的质疑能力并不就是指多问几个简单的“为什么”,而应从针对性、主动性、独立性、层次性等方面着手培养。

1、巧用“好奇”心里,培养学生质疑的主动性。

对新事物的“好奇”,正是学生共同的心里特征。这种心里往往能促进学生细心观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进而主动去进行探索活动。因此,教师有责任爱护学生的这种“好奇”心理,并从中培养他们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主动性。

如:一位教师教学“圆的认识”后,学生质疑时提出:“汽车上的里程表,记载行驶的千米数是怎样算出来的?

”这位学生是受老师在开讲时设疑引新(车地轮子问什么要制成圆的?)的启发,结合观察到汽车上的里程表的路程记载数,而提出来的,经老师引导,学生能够把“里程表——车轮——圆——圆的周长”联系起来,而萌发出“圆的周长——车轮——车轮转圈数——里程表”的解题策略,使问题得以解决。

2 、鼓励“标新立异”,培养学生质疑的独立性。

思维的物质基础是人的大脑,而学生的大脑是独立的客体。一位再高明的老师,即使把课讲得再透彻、清晰,如果没有学生大脑的接收、加工、组合,也是枉然。因此,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和判断问题,鼓励学生对问题有不同的想法,并要求经过自己独立观察思考后提出疑问。

这种提问的独立性是思维的独立性的反映,是学习活动中一种极其可贵的品质。如在“圆的面积”教学中,通常是把圆转化成近似的长方形,由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有学生提出:

“能不能利用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推出圆的面积计算?”同学们的思维一下子放开了,也很快找到了答案:用圆的十六等分块,每四块拼一个近似的三角形,可拼四个这样的三角形。

有的又提议把圆拼成平行四边形再推导出它的面积公式。

3、利用“追根问底”的特点,培养学生质疑的层次性。

“追根问底”也是学生重要的心理特征。如果我们把知识比作一棵大树,那么知识之树的生长并非无序,而是有其内在规律的。很多知识和问题的研究探索,往往要经过几个阶段和层次,需要有一个过程。

因此,利用学生“追根问底”的心理特征可以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其提问的层次和连续性。如一位教师上“分数的大小比较”时,一个学生问:“一定比大吗?

”老师说:“你说呢?”学生说:

“一个小圆的就没有一个大长方形的大。”通过讨论,学生认识到我们比较和的大小是针对同一图形或数量讲的。学生没有就此满足,又追问:

“如何比较刚才那个小圆的和大长方形的的大小呢?”一个学生说:“先算出小圆和长方形各自的面积,再分别除以2和3,这样就可以比较大小了。

”讲得多好啊!其思维发展已经到分数乘法的应用题知识的地步了。

四、提供机会,促使学生广泛质疑。

好奇、好动、好问、好表现自己,爱受表扬,是儿童的天性。课堂上给他们机会,让他们发表看法,他们就会想方设法,谈看法。因此,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要在每个环节留有余地,以便学生广泛质疑。

1、学生对学生质疑。

每节课留些时间,让学生相互质疑,让学生争做小老师考考对方,可采用分组对抗等多种形式。实践证明学生对学生质疑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如教学“梯形面积的计算”时,在小结过程中我让学生互相提问题来的?

”“梯形的高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什么?”“梯形的底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关系?”…学生提的问题都一一被其他同学答出。

有学生进一步问:“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我们也学过,谁能不能利用它的面积计算推导出梯形面积计算公式?”这个问题提的相当好,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也可以让学生课后去讨论,这样课内与课外也有机的结合起来了。

2、学生对教材质疑。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数学教材语言精练、叙述严谨、科学性强,许多地方把思考过程都省略了,所以在看书过程中学生较难看懂,这就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开展讨论。如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学生提出:

“划去的小数点有两处,应该先划去哪一处呢?”“划去小数点后变成了几除以几?能不能把划去的小数点擦掉?

”这些问题却是教学的重点,难点,说明学生在看书时肯动脑筋,这有利于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及看书自学能力 。

由于学生间的个性差异,接受能力有快有慢,理解、分析能力也有差异。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可以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来。

总之,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可以变单向或双向信息交流为多向信息交流,增加单位时间内信息交流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质疑情况,了解学生思维动向及知识的接受程度,以便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进度及计划。同时,质疑能力的培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使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气氛持续下去,这样有助于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

小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作者 张娜。中国校外教育 基教版 2010年第03期。关键词 小学生质疑能力质疑训练。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学习才会有动力。培养学生质疑能力,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然要求。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一 抓住心理特点,创设积极的质疑情境。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创设积极健康的质疑环境对培...

小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

一 创设情景,激发倾听 小学生活泼好动,课堂上让他们四十分钟注意倾听,必然是有一定难度的,尤其是儿童的有意注意维持时间是有限的。现代心理学证实,即使同一个人,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下,其注意力保持的时间长短及注意点分布情况也不同。这就需要教师想方设法为学生倾听寻找和创造乐趣,让学生想听。爱因斯坦曾说过 ...

小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

2 影响学生倾听能力提高的因素。一 学生倾听能力存在许多缺陷。由于现代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发展,其影响力日益扩大,广泛深入人心。如今以独生子女占优势的小学生的确非同一般,他们见多识广。随着家庭经济的稳步改善,家长学识水平的提高与教育观念的转变,以往传统型家庭开始向现代知识型与学习型转变,家长们对子女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