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品德与社会教案我们在这里生活科教版 学习

发布 2023-11-04 22:10:04 阅读 5971

《我们在这里生活》教案。

大米饭、小米粥、青稞酒。

教学目标。1、对比南北方食物的味道、做法。

2、了解各地人们的饮食特点和习惯。

3、初步**不同自然环境、经济特点的差异对人们的饮食习俗造成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1、初步**不同自然环境对人们的饮食习俗的影响。

2、**经济的差异对人们的饮食习俗的影响。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主食贴图、美食书籍一本、彩色卡片纸若干。

2、学生课前了解、搜集各地方的主食(可以画、可以带实物)。

教学过程。一、课前体验,兴趣导入。

1、教师:老师手中拿着有关农作物问题的题卡,想请同学们猜猜看,这些农作物能加工成什么样的食品?(可以同时出示这些农作物的**,如水稻、大豆、高粱、玉米等)

2、教师小结:这些农作物加工成的东西,其实就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主食。你知道在祖国的南北方分别有哪些主食吗?

二、引入话题,唤醒生活。

1、完成连线题。

面条米粉。白米饭北方馍馍

饺子南方馒头。

2、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南、北方主食。如羊肉泡馍、烧卖、小米粥、刀削面、玉米面等。

3、学生交流自己家乡人吃的主的主食。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根据家乡的自然环境来判断家乡有哪些主食。

三、合作学习,体验生活。

1、教师:说到北方面食,老师想起了“西安面条像裤带”的说法。面条怎么会像裤带呢?咱们这儿可没有这么宽的面条。你们猜猜北方人为什么爱吃这样的面条呢?

2、学生自由猜想:这种面条好吃;大面条实惠,可以一家人一起吃;可以填饱肚子……

3、教师:西安的面条就是实在。说它像裤带,说的是那面做的宽度、长度、厚度超出人们的想象。

四、总结思考,深化感悟。

1、教师:北方人爱吃面食,南方人爱吃白米饭。南方人和北方人吃的主食为什么会有差异呢?这与他们生活的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

2、学生小组交流。教师启发学生从各地的土地以及气候条件方面考虑造成差异的原因。

3、小结:由于我国南北地区存在地域与气候等方面的差异,我国的北方以种植小麦为主,南方以种植水稻为主,故形成了“南米北面”的饮食习惯。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

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第二课时。

要练说,先练胆。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

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

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

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

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 教学目标。

1、了解不同地区人们生产方式的差异。

2、了解地理环境对生产方式的影响。

3、感受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体验劳动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1、学习了解不同地区人们生产方式的差异,地理环境对生产方式的影响。

2、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体验劳动带来的快乐。

教学准备。1、学生课前利用各种方法从农、牧、渔等方面,了解祖国不同地区人们的生产活动,填写好“人们生产活动调查表”。

2、学生课前认识一些劳动工具。

3、教师准备各种劳动工具、生产机器的**或实物。

教学过程。一、课前体验:认识简单劳动工具。

1、看一看:出示镰刀、锄头等工具,学生看并说出这些劳动工具的用途。

2、说一说:我们生活的地方有什么劳动工具(主要指农业生产工具)。

3、想一想:现在农村有了哪些现代化的工具?用途是什么?

二、引入话题:制作劳动历。

1、教师提问:在你们家有没有这些劳动工具,谁在使用它们呢?(学生回答)爸爸、妈妈每天都在辛苦的劳动着。让我们制作一份“劳动历”来记录他们一年的劳动情况吧!

2、学生制作劳动历。学生首先阅读教科书第77的劳动历,并仿照此详细记录父母一年四季要做的事情,把它们写下来。要具体写清劳动的内容和工作地点。

3、学生分组记录、汇报自己制作的劳动历。

4、教师小结:从这份劳动历上,我们可以看出父母是怎样地用自己的双手辛勤地劳动。那么,其他地方小朋友的父母都在干些什么活呢?

三、合作学习:展示、交流“各地生产活动调查表”。

1、教师:课前大家搜集了不同地方人们生产活动的资料。请大家把自己的“各地生产活动调查”拿出来与大家交流一下。

2、学生展示调查表及找到的**资料,组内交流。

3、推选(农、牧、渔不同地区)代表上台汇报自己的调查结果。

4、学生总结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情况,特别要总结农民、牧民、渔民存在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差异。

5、小结:是呀!由于人们居住的地区不同,环境不同,人们从事的生产活动就不一样。

无论是生活在平原还是山地、沿海还是内陆、草原还是沙漠绿洲,人们都在积极的利用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创造美好生活。

四、深化感悟:体会劳动的乐趣。

1、各地区人们的生产活动不同,谁能把你知道的说出来让大家一块分享,2、你参加过家乡的生产劳动吗?把你的收获和大家交流一下。

3、学生将劳动动作编成简单舞蹈动作,如:采银花、割麦、拾麦穗、喂鸡。

4、阅读课本79页的小资料。

同学们,生产活动非常有趣,让我们积极投身到家乡的生产劳动之中吧!去体会劳动的快乐,创造幸福的生活。

我们在行动 苏教版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

我们在行动。教学目标 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更加懂得班级和个人的关系,懂得班集体离不开个人,正是由于个体的贡献,才使得集体光彩夺目。通过组织开展一些活动,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同学生活的班集体真正成为一个快乐成长的家园。让同学们能够亲身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进一步激发学习的积极性。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进行采访 ...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我们的祖先 名师

历史文化名人 教学设计。武汉市汉阳区钟家村小学。王玲玲。教学内容。历史文化名人 是鄂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我们都是炎黄子孙 中第1课 我们的祖先 的第三个话题。教材分析。教材呈现了以思想家 教育家孔子 史学家司马迁 诗人李白 数学家祖冲之 科学家张衡 医药学家李时珍为代表的六个历史文化名...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

第一课时三人行,必有我师。教学目标。1.知道每个人都有长处,善于发现 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2 初步学会运用欣赏 倾听 请教 交流等方法取人之长 补己之短。教学重点。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学会取长补短。教材说明。本单元四课都贯穿着中华传统美德的教育与传承,这里包括四个要点 谦虚好学 诚实守信 孝敬感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