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认识毫米》教学设计

发布 2024-02-02 05:38:34 阅读 9977

执教课题:认识毫米。

教学内容】人教版(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p21-22例1及“做一做”习题。

教学目标】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 10毫米,会用毫米作单位度量。

2.通过系列活动,积累用标准单位进行估测的数学活动经验,建立1毫米、5毫米的表象,培养简单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习合作,培养策略分享与数学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点】1.认识毫米并建立1毫米、5毫米的表象。

2.通过系列数学活动,积累用标准单位进行估测的数学活动经验。

教学难点】建立正确的1毫米、5毫米的长度观念并能应用于生活。

教学设想】认识毫米》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对长度单位有初步的认识,有了一定的用尺度量能力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加深学生对长度单位及长度单位间十进关系的认识,初步建立长度观念。本节课的设计重点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1.充分利用经验,在认知冲突中引入毫米,完善对长度单位的认识。

从知识经验方面来讲,学生在二上年级学习过长度单位,对于长度单位“厘米”已有初步的认识,并建立起了一定的空间表象,同时也具备一定的用尺度量的能力。从生活经验方面来讲,学生已经具有丰富的“用尺子进行测量”的经验,有部分孩子已经知道一小格就表示长度单位“毫米”,1厘米中间有10个小格,即10毫米。基于这样的经验基础,本节课从“标出1厘米”这样一个简单的任务出发,在激活学生的原有经验的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毫米的必要性;利用“关于毫米你知道些什么”这样一个问题来再现学生对毫米的真实认知起点;直接利用“1厘米=10毫米”,展开进一步的**,即让学生“从1厘米中标出1毫米”。

整个**过程充分尊重学生的真实起点,突出对毫米这一长度单位知识的自主构建。

2.丰富数学活动,在不断地感受中积累表象,建立1毫米、几毫米的长度观念。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而长度单位又比较抽象。如果仅仅停留在“几个小格就是几毫米”,这样的认识显然是低层次的,教学中我们力求创设自主探索环境,设计“不用尺找出1毫米厚的物体”、“估计并多种方式验证磁铁和小方块等的厚度”、“1毫米纸大约有几张”、“作业本的宽是130毫米”等,这些问题的设计,旨在让学生在猜一猜、找一找、比一比等实践探索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验证结果,来帮助学生充分利用直观的物品,建立1毫米、几毫米等长度的表象,突破难点。

3.突出验证方法,借助活动在反复矫正中建立标准,积累经验。

长度观念的建立是教学的难点,为突破这一难点,本节课在帮助学生利用直观手段建立长度观念的同时,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寻找标准进行灵活对比”的方法,并与验证相结合。每个环节的反馈设计,都为学生提供了充分交流解决问题方法、多角度验证结果的机会,通过师生交流、生生之间比照,让学生能运用并感受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过程预设。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我是小小测量师 教学设计。抚顺市清原满族自治县夏家堡镇中心小学李博。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 数学 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教材分析 学生对长度单位 厘米 和 米 及质量单位 克 和 千克 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在这一单元中,将要学习长度单位 毫米 分米 和 千米 及质量单位 吨 通...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毫米的认识》

教学设计。新郑市龙湖镇梅山完全小学张泽芳。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例1 做一做及练习一第 题。学情分析 数学课程标准 中明确提出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有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本节课内容是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而进行编排的。从知识方面来讲,学生有了米 厘米的认识做基础,从...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毫米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开学一星期了,还记得开学的第一天,老师给你们发了新的什么呀?书 同时老师还布置了什么任务?包书 买书套的时候,你们怎么知道要买多大的书套刚好合适呢?问老板 老板也是因为知道书的规格,才给你合适的书套。如果老板告诉你,一个书套的长是多少,宽是多少。你怎么才能知道这本数学书是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