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小学生进行阅读

发布 2024-04-21 06:10:10 阅读 1661

引言: 童年阅读带给学生的效益是显而易见的,进入书本,进入阅读,进入了一扇扇文学的窗口、文化的窗口。与书本为友,与伟人交流,久而久之,人类的思想精华便积淀成了学生的精神底子。

更重要的是,阅读是生长梦想的重要途径,学生在长期的阅读中会不断地产生梦想。因为阅读本身就是一种智力开发活动,就是自我教育过程,是一种人文的情感熏陶。优秀的儿童读物会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产生极大的影响。

阅读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阅读方法的掌握与否,直接影响获取知识的质与量。阅读也是一种较复杂的智力活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如果能够运用合理的方法,随着阅读去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则对于他们的智力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主张个性和谐发展的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是苏联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在《给老师的建议》一书中,明确指出“必须教会少年阅读!”他在书中写道“为什么有些学生在童年时期聪明伶俐、理解力强、勤学好问,而到了少年时期,却变得智力下降,对知识的态度冷漠,头脑不灵活了呢?就是因为他们不会阅读!

”他用两个感叹号表明了自己的鲜明态度,也让每一位阅读者明白阅读对学生来说是何其重要。而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更应该针对小学生的阅读特点,找出适合孩子们的阅读方法,使每一位学生喜欢阅读,并在阅读中发展智力。

一、小学生的阅读特点。

小学生的阅读,是人生阅读学习的起始阶段,是“一张白纸画最新最美画图”的良机,但也极易被不慎的笔墨所涂损。小学生阅读的启蒙性及系列性主要是从识字、词到句、到段、到篇。无论是语言形式还是思想内容,必须循序渐进,才有利于掌握系统知识,但由于学生年龄小,欠缺生活经验,更不具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所以,小学生的阅读需要精心,具体地培养和指导。

由于小学生受自身心理特点的制约,个性倾向性还不够稳定。如模仿性强而欠持久,兴趣易发生而很少专注,好动情感而缺乏意志,易于感知而难于抽象;他们并未掌握读书方法,形成读书习惯,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对待每节阅读课的方法指导。

二、小学生阅读的一般步骤。

小学生的阅读,并不仅仅是为了理解读物的思想内容,吸取知识体味情感、欣赏语言等等。更重要的是学会阅读,掌握阅读方法,目前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热点也就集中在学法的指导上。

1、学生读懂一篇文章常规的方法是按下列步骤进行的:

(1)初读。通读全文,了解全文大意,利用工具书,结合上、下文自学生字词,从整体上初步把握文章的内容,同时也对文章的语言、结构、写作目的有一个大致了解,为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打下了基础。

2)精读。按自然段边读边想。弄清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的。

关系,进而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做到读懂内容,理清思路,通绕全文。

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疑难,深入思考,解惑释疑。同时对课文的重点。

段落和美词佳句仔细揣摩,体味文章的思想感情,分析文章的表现。

形式和写作技巧,吸取文章的精华,进一步对全文加深理解。

(3)悟读。学生的阅读往往只是停留在字面或文章的。

表面感受上,并不能做到“真知”读。学生要理解文章中。

体会出的思想内容,只凭故事内容是不会捕捉到的,是要。

透过语言文字,进行深入思考,才能从中悟出作者真正的目的。

(4)熟读。学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要多读,达到熟能成诵,消化,使课文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尤其对那些词句优美、文质兼优的课文或段落,应让学生熟读成诵,以便自己的写作中也恰如其分地套用仿写。

三、小学生阅读的指导方法。

在语文教学中,检验成功与否的秘诀就是看教师是否教会了学生“点石成金”的方法。

1、阅读要明确目的。

在阅读中学习什么,即达到什么样的结果,也就是阅读目的。阅读目的对整个阅读起定向作用。它自始至终指导着阅读的进行,直至达到预想的结果。

目前,学生阅读一篇文章,没有目的,不少儿童读课外书,只能了解一些热闹的情节;在阅读上,也是老师读到**,听到**,只会完成老师指定的活动。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于是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因而在阅读结束后也无法自我评价阅读效果。

因此,教师在每次阅读教学中都应使学生明确该次阅读的目的是什么。这样,才能使学生有法可寻地主动学习。

阅读目的确定不同的层次水平。一般说来,有以记诵问题解决的结果为主的记忆水平;有希望能够理解并在相似的中运用所学知识的模仿水平;还有使所学知识达到举一反三的灵活运用水平。阅读能力低弱的学生,一般都处在前两种水平上。

不同层次水平的阅读,其效果当然是迥然不同的,教师必须注意指导学生确立较高层次水平的阅读目的。在这里教师要意识到,阅读不仅能挽救某些学生考试不及格,而且在于阅读发展了学生智力。尤其对于“学习困难”的孩子,他读的书越多,他的思考就越清晰,他的智慧力量就越活跃。

2、阅读要注意过程。

学生阅读的过程,就是利用旧知掌握新知,同化更新知识的过程。只重视学生的阅读结果,不注重了解学生获取这个结果经历了怎样的过程是不行的。

学生阅读的任务是理解课文,并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逐步学会阅读。我们的阅读教学应指导学生完成这一任务为出发点和归宿,应引导学生沿着合理的过程完成阅读。并意识到这个过程正是学生达到预想结果的保证,是形成正确阅读方法的必由之路。

3、阅读要勤于思考:

阅读的核心是理解,而理解要依靠思考。有许多知识需要记忆储存内容,但既不能代替思考,目前,有的学生错误地认为语文就是背记,有的教师的阅读指导也有过渡偏重记忆的现象;也有的老师精心设计了阅读训练,但由于混淆了理解和记忆,使那些本应成为思考训练的设计仍然变成了知识记忆,这是不行的。教师的阅读指导,一定要想方设法促使学生“跳起来摘到桃子吃”,这样才能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4、阅读要培养兴趣和习惯。

学习兴趣是引起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重要因素,一般说来,语文学习较好的学生对语文都有较浓厚的学习兴趣。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课前自觉地预习课文,课堂专心听讲记笔记,课后认真完成作业,复习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并喜欢阅读课外书籍,有一股好学的钻劲和克服困难的精神。学校这样就逐渐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了正确的阅读方法,就会提高阅读效率,获取丰富的知识,而且会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

如何在阅读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习惯呢?那就是扎扎实实地搞好每一堂课的教学,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在知识教学和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激发兴趣,形成习惯。当学生对语文课感到兴趣盎然时,就会激发他们继续求知的欲望。

学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习变为自觉的行动,这种自觉的行动就是初步形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之,知识**于实践,学习方法也是在实践中形成的。阅读方法的掌握与否,是检验阅读教学成功与否的试金石。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决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还应“授人以渔”,这样才能真正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

谈如何指导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摘要进入信息时代,知识的累积与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只有善于学习并终身学习的人,才不会被淘汰。而这种学习能力的形成,应该是从小培养阅读的习惯,在大量的课外阅读中获取知识,作为教师应加强对儿童课外阅读的指导。关键字小学语文 课外阅读 教学策略。中图分类号 g633.33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 ...

如何指导小学生进行朗读

朱集中心小学胡峰。语文课程标准 指出 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熟读 所谓朗读,就是声音清楚 响亮地读,就是把无声的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活动,通过朗读可以声情并茂地把书面语言融情于声,从而变为富有感染力的口头语言。这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和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以及提高小学的综合能力都具有...

如何指导小学生进行朗读

东关小学邱美娜。从1997年师范毕业以来,我一直担任高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在平常的教学中学生的朗读总有不尽人意之处,通过十多年的观察分析,大致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 部分教师对朗读的重视程度不够。有些教师为了赶教学进度,常常以析代读,以讲代读,既不作要求,也不作讲评,以致于课堂上缺少了孩子们抑扬顿挫 ...